SMC 資料庫

重複使用塑膠容器=致癌?

塑膠製品與我們的生活相當密切,手搖飲料杯、寶特瓶、冷水壺、餐飲店的食物容器等都是常見的塑膠製品。但在新聞中我們常常會看見「使用塑膠製品裝食物會溶出塑化劑、危害身體」的訊息,例如「這些食物可能都有『塑化劑』,你還敢繼續這樣吃?」或是「寶特瓶重複用當心癌症上身」。若是塑膠對人體的傷害這麼大,為什麼我們還會使用塑膠容器承裝食物?我們該怎麼判別塑膠容器的安全性呢?
閱讀更多

生物可分解塑膠要分解,最後的一哩路

全世界的塑膠製品每年已超過3億噸以上,同時也在地球的土壤、河川與海洋環境造成無數的污染。綜觀上百年的塑膠發展歷史,似乎人們會以為科學家在剛開始發明塑膠時,即是要製造一個人造的、很難被自然分解回收的化合物。而事實上,早期科學家在製造塑膠製品時,常常是使用自然界可以循環供應的原料。
閱讀更多

高分子材料阻燃性的重要

高分子材料是由許多的小分子以共價鍵(covalent bond)結合而成,在適當的加工後,能用最低的原料成本,製出具有最優異物理性質與機械性質的高分子產品,像是輪胎、混紡衣物、精密的電子材料等,都與高分子材料密不可分。
閱讀更多

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前新聞稿

為釐清海洋塑膠生物圈對海洋生態以及人類的影響,並呼籲台灣社會應重視和投入更多的海洋研究。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於7月16日(四)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邀請學者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共同關注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
閱讀更多

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採訪通知

為釐清海洋塑膠生物圈對海洋生態以及人類的影響,並呼籲台灣社會應重視和投入更多的海洋研究。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於7月16日(四)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邀請學者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共同關注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