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SMC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 資料庫標籤 : 自體免疫疾病

2025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5)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周邊免疫耐受性」(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免疫學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四位專家皆指出,調節性T細胞與FOXP3的發現,改變免疫學的基礎認知,讓我們理解免疫系統的調控。
閱讀更多

2025諾貝爾生醫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會決定將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西雅圖系統生物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的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美國舊金山索諾瑪生物療法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的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日本大阪大阪大學的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周邊免疫耐受性」。
閱讀更多

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新研究方向:調節免疫韌性的關鍵基因

紅斑性狼瘡是全身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仍然是症狀最多樣且複雜的風濕病。陳斯婷團隊近期的研究指出,免疫細胞表現一種特殊的基因名為NLRP12,能夠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並且反應紅斑性狼瘡病人的免疫細胞活化程度。研究結果顯示NLRP12基因有潛力可作為了解紅斑性狼瘡疾病嚴重度的指標,以及新的藥物研發方向。
閱讀更多

「研究:免疫調節基因NLRP12影響紅斑性狼瘡的嚴重度」專家意見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陳斯婷教授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團隊,今年2月1日發表於《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的研究,研究結果提出NLRP12基因可以做為預測紅斑性狼瘡疾病的潛在生物標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了四位研究自體免疫疾病與機轉的專家,給予專業意見。
閱讀更多

「長期暴露空氣污染與免疫介導發炎性疾病的關聯」專家意見

若能以全球尺度考量各區域污染特性、主要污染來源及暴露濃度高低之不同,提高空氣污染暴露評估時間及空間解析度,並考量個人層級之因素,如:吸菸、基因、個人生活史及作息、職業暴露、社經地位等因素,將有助於各國了解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並提供如何針對污染源頭採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民眾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產生健康危害的風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