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塑膠製品與我們的生活相當密切,手搖飲料杯、寶特瓶、冷水壺、餐飲店的食物容器等都是常見的塑膠製品。但在新聞中我們常常會看見「使用塑膠製品裝食物會溶出塑化劑、危害身體」的訊息,例如「這些食物可能都有『塑化劑』,你還敢繼續這樣吃?」[1]或是「寶特瓶重複用當心癌症上身」[2]。若是塑膠對人體的傷害這麼大,為什麼我們還會使用塑膠容器承裝食物?我們該怎麼判別塑膠容器的安全性呢?
看到「塑膠會溶出塑化劑」,就要先問「這是哪一類的塑膠?」。
台灣塑膠容器回收分類編號可分為1-7號,分別代表了7種不同的塑膠材質。不同材質的塑膠成份不同,並非所有塑膠都含有塑化劑。根據台灣法規,所有市面上的塑膠容器都要標示回收分類編號,來告知使用者塑膠容器的材質。[3]
舉例來說,寶特瓶的瓶底可以見到回收標誌,以及標誌中標示的「1」。這表示這個寶特瓶的材質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簡稱PET),這一類的塑膠具有硬度佳、輕量、不揮發、耐酸鹼的特性,且製造過程不需要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一種)。但若是編號「3」,經常用於傳統保鮮膜 、水管、塑膠盒、雨衣的聚氯乙烯(簡稱,PVC)就有較多危害物質,根據國外的小鼠研究[4]指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具有生殖毒性,會立即且長期影響雌性小鼠的生育能力。
因此,當有人在討論塑膠是否危害人體健康,需要先釐清塑膠的材質,並查詢它的特性,瞭解如何在安全範圍內使用塑膠容器,才能判斷會不會有危害人體的風險。
看到塑化劑就要想到塑化劑是個統稱
我們經常將塑化劑視為一種物質,但實際上塑化劑是個統稱,指的是可以幫助塑膠更柔軟、更能延展的添加物。台灣所列管的塑化劑共有26種,每一種物質的毒性、影響與應用範圍皆不相同,其中有9種毒性與影響較明確的物質被列為第一、二級毒性化學物質,其餘17種則被列為第四級的疑似毒化物。[5]
因此在討論塑化劑的健康風險之前,我們應了解討論的是哪一種塑化劑,才能進一步評估影響健康的範圍。
看到塑化劑會致癌,就要想到致癌物有不同分類,且動物實驗不能直接類推人體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分類,致癌物可分為四級,第一級致癌物是指有充分證據顯示為人類確定致癌物;第二級A類是指有充分證據顯示為動物致癌物,但只有有限的證據顯示可能是人類致癌物;第二級B類是指只有有限的證據顯示可能是動物致癌物或人類致癌物;第三級致癌物則是指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資料,以供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第四級致癌物,則是指動物及人類均無致癌證據。
在各種塑化劑物質中,目前被認為風險最高的是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 (簡稱DEHP),經常應用在保鮮膜(編號3的材料)、食品包裝袋、醫療器材、雨衣、部分塑膠玩具等等[6],有些研究顯示暴露於DEHP可能有致癌風險[7]。過去已規範不可用於食品之中,但在2011年塑化劑事件之後,食藥署再次公告DEHP的人體每日耐受量建議為0.05微克/每公斤[8],據此體重為60公斤的成人,每日耐受量約為3微克。其次為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 (簡稱BBP/ BBzP)則較常被用在塑膠地板、黏著劑、食品包裝袋、人造皮革等[9],目前仍無充分的證據證明其有致癌風險,其他塑化劑均不在致癌物名單上。[10]此外,暴露在致癌物質中,是否就等於一定會致癌呢?化學物質對動物或人體的影響,都需考慮暴露的劑量與暴露時間,不同的生物甚至同樣的生物不同的個體,所能承受的影響皆不相同。[11]因此塑化劑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仍有待更多的研究與證據才能確認。
註釋:
[1]資料來源:〈這些食物可能都有「塑化劑」,你還敢繼續這樣吃?〉
[2]資料來源:〈寶特瓶重複用當心癌症上身〉
[3]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塑膠容器分類相關科學資訊〉
[5]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塑化劑及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6]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塑化劑事件衛教資訊〉
[7]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塑化劑與癌症〉
[8]資料來源:食藥署〈公布我國DEHP等5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之每日耐受量參考值〉
[9]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塑化劑事件衛教資訊〉
[10]資料來源:IARC, < List of Classifications>
[11]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塑化劑與癌症的關係〉。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