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是否會致癌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一些研究顯示阿斯巴甜在動物實驗中有致癌的風險,但學界多數認為這些研究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尤其是在機轉相關的研究上仍未找到確切的致癌機制。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於今(7/14)日共同公布對阿斯巴甜的致癌評估結果。IARC在審查阿斯巴甜(aspartame)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limited evidence)後,將阿斯巴甜歸類到第二類(Group 2B):「可能致癌物」(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列表中;而JECFA的結論,評估結果沒有足夠證據須改變原先標準,故維持原先訂定的標準:阿斯巴甜的每日攝取容許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為40 毫克/每公斤體重。

JECFA是負責致癌風險的評估,旨在評估食品中含有添加物、污染物或動物用藥殘留等的安全性。IARC則負責危害識別,旨在確認物質致癌的可能性。IARC依據致癌物質風險高到低分為四大類,包含Group 1有足夠證據顯示對人類有致癌性、Group 2A 有限證據顯示對實驗動物和人類可能有致癌性、Group 2B 更有限或不足的證據顯示對實驗動物或人類可能致癌,以及Group 3 目前未有足夠證據顯示致癌。

JECFA與IARC的觀點略有差異,JECFA認為在人類正常攝取飲食中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所以JECFA在這次的報告中,仍維持1981年的訂定標準。JECFA曾在1981年首次發布對阿斯巴甜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評估報告,結論是阿斯巴甜的每日攝取容許量為40 毫克/每公斤體重,在當時這一限制標準也得到歐洲食品安全局等其他監管機構的支持。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食品安全與癌症風險領域專家分享看法,協助大眾理解阿斯巴甜與致癌的關聯,以及了解IARC與JECFA評估的考量。

相關資料:

WHO新聞稿:WHO: Aspartame hazard and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released

IARC與JEFCA的評估報告:Summary of findings of the evaluation of aspartame at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Monographs Programme’s 134th Meeting, and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 96th meeting

英國SMC專家意見:expert reaction to IARC and JEFCA summary on aspartame

澳洲與紐西蘭SMC專家意見:'Limited' evidence for cancer risk from common sweetener aspartame


專家怎麼說?

羅宇軒】【凌明沛】【林嬪嬪】【許庭禎】【王進崑】【呂廷璋】【陳玉華

2023年07月12日
臺灣大學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助理教授 羅宇軒

近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列入第2B類「可能對人類致癌」(Group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分類中。根據IARC官方的指引,受評估物質若滿足下列條件其一,即會被列為第2B類可能對人類致癌物質:

  1. 有限的流行病學致癌證據
  2. 實驗動物中有充足的致癌證據
  3. 具強力的致癌機制證據,顯示該物質具有人類致癌物的關鍵特徵

倘若受評估物質同時滿足(1) 與 (2、3)中的其中一項,則受評估物質將被歸類為第2A類:極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此次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的案例中,IARC根據阿斯巴甜有限的流行病學致癌證據、有限的動物致癌證據,以及有限的致癌機制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第2B類: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

然而,先前一連串由獨立且非營利的義大利研究機構Ramazzini Institute在2006年起進行的大規模毒理學動物實驗結果指出(大鼠樣本數2270,小鼠樣本數852),即使在接近現行被視為安全的每日可接受攝食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下,阿斯巴甜的長期暴露(攝取),可增加大小鼠體內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腎盂與輸尿管癌、乳腺癌,以及雄性外周神經的惡性神經鞘瘤發生率[1-4]。然而,這樣的結果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引發各界對該實驗品質的熱烈爭論。當時歐洲食品安全局及學界曾質疑該研究的品質管控,質疑其觀察到的腫瘤增加可能肇因於黴漿菌感染所致,而非阿斯巴甜本身的化學效應。

為了回應這些質疑聲浪,Ramazzini Institute在2021年使用了較準確的免疫染色診斷技術重新檢驗先前的實驗樣本[5]。結果顯示有高達96.1%的重新檢驗樣本與先前惡性腫瘤的診斷結果一致,並排除了黴漿菌感染的可能性。此額外佐證更加鞏固原先對於阿斯巴甜的毒性評估結論,即終生攝取阿斯巴甜會增加大小鼠中造血與淋巴組織的癌變,且母鼠產前攝取低劑量的阿斯巴甜,亦會增加幼鼠癌變的發生率。

儘管目前IARC及JEFCA仍對這些動物實驗研究品質有疑慮,但近期確認的動物實驗致癌證據仍不容忽視。IARC與WHO等機構亦建議未來需執行更完善的動物實驗研究、流行病學世代追蹤研究以釐清阿斯巴甜的潛在致癌效應。

2023年07月13日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凌明沛

1.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JECFA要將它列入第二級(Group 2B)「可能致癌物」列表中的可能原因為何?您認為有哪些實證研究作為主要依據?

IARC的致癌性分類Group 2B類別,代表可能為致癌因子(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其中的意涵是「人類流行病學證據有限」、「動物實驗證據不夠充分」且「致癌機轉證據有限或不足」。

此次為IARC第一次評估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在2023年7月14日,IARC的評估報告指出,根據人類的肝癌研究文獻,阿斯巴甜與人類的癌症關聯證據有限。在現有人類流行病學癌症研究調查中,只有3篇關於攝入人工甜味劑飲料的研究有在評估阿斯巴甜與肝癌之間的關聯,其中觀察到飲用人工甜味劑飲料與肝癌風險間存在正相關,但不能排除偏差或干擾因素對結果的影響。

此外,動物實驗證據也很有限,3篇已發表的研究發現,雖然小鼠與大鼠惡性腫瘤或良性惡性腫瘤組合的發病率增加,但在其中2項研究分析母鼠產前攝取阿斯巴甜(暴露研究),沒有對「窩效應」(Litter Effects)進行調整,也就是來自同一窩幼鼠的遺傳因素,可能讓研究產生錯誤的相關性。此外,僅有限的機轉證據顯示阿斯巴甜表現出致癌物的關鍵特徵,許多研究在研究設計、數據分析及解釋方面都還有局限性。

關於JECFA的評估,此次為JECFA第三次評估阿斯巴甜的毒性與風險,JECFA評估阿斯巴甜的每日攝取容許量維持不變,為40毫克/每公斤體重。JECFA的安全性評估,表示阿斯巴甜經口服後,在人類與動物腸胃道中會水解成苯丙胺酸、天門冬胺酸與其他吃普通食物後相同的代謝物,並不會直接以阿斯巴甜的分子結構吸收到體內。在人體口服阿斯巴甜的研究中,當口服劑量達到每日 40 毫克/每公斤體重時,血漿中代謝物的濃度並沒有增加。並且在考慮多項體外與體內的基因毒性測試後,JECFA認為阿斯巴甜不會產生基因毒性(Genotoxicity),並評估 12 項阿斯巴甜致癌性的研究數據,認為所有研究結論仍有局限性,無法確認攝取阿斯巴甜與產生癌症間的關聯性

2. 許多食品中(如:零卡可樂、果凍、口香糖)都含有代糖(人工甜味劑),目前除了阿斯巴甜以外,是否有其他的代糖有致癌的實證證據?

目前臺灣法規可用的甜味劑中,IARC評估「糖精」(Saccharin)與「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Sodium Cyclamate)被列在第三類(Group 3),代表無法被歸類為致癌因子(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糖精雖有對小鼠致癌性的證據,但致癌機轉僅存在於小鼠,而人類對糖精的代謝方式不同,且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當作甜味劑的糖精對人類具有致癌性(IARC, 1980a, 1999)。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則在實驗動物與人類皆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其具有致癌性(IARC, 1980b, 1987)。

目前研究表示在正常使用量下,糖精與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不會有安全疑慮。此外「甘精」(Dulcin)因過去認為其可能有慢性毒性與致癌性(JECFA, 1967),且過去曾發生誤食過量甘精,引發急性中毒事件(斎藤,1969),在臺灣與多個國家禁止使用,但有時仍會被違法添加至食品中,在1976年IARC彙整研究資料後,將甘精列為Group 3 (IARC, 1976)。

3. 民眾應如何正確看待列入IARC「致癌物列表」的物質或行為(如:喝咖啡、吃紅肉、用手機或熬夜)與癌症的關係?

IARC的致癌物列表等級是根據人體流行病學、動物實驗、及致癌機轉的證據來評估致癌性,暴露不同物質產生癌症的機率不同,並不代表接觸這些物質或有這些生活習慣就必然會引發癌症

4. 如果想減肥,代糖會是用來減肥的好工具嗎?目前有比代糖更適合的選擇嗎?

雖然代糖可能可以作為減肥過程中的工具,但其本身無法使人體減肥成功,減肥的關鍵在於,適當營養攝取、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相配合。代糖因為其相對熱量低或無熱量,透過代糖替代部分含糖食品,可以降低總熱量攝入。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代糖的使用量,以避免過度依賴代糖而忽略整體的飲食品質。

5. 既然一般人正常的每日飲食攝取下,幾乎不可能達到阿斯巴甜的致癌劑量,那為何還需要擔心阿斯巴甜帶來的致癌風險?

對於食品添加物與成分的安全性,科學上會持謹慎的態度,此外個體對阿斯巴甜的反應可能會因人而異。食品科學研究的目標是瞭解與評估食品成分的安全性,並為公眾提供基於證據的建議雖然阿斯巴甜目前被認為在正常攝取量下是安全的,但科學界仍在持續進行研究長期使用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2023年07月13日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嬪嬪

從WHO發布最新的報告中,可以看到顯然JECFA與IARC對於彙整的文獻資料判讀有差異,其中引用的研究文獻分為動物試驗及人類流行病學兩種。

在JECFA的評估結論有以下三點。第一、12篇動物試驗中只有單一實驗室發表的4篇研究文章有阿斯巴甜的動物致癌性結果,且研究設計有一定的限制。第二、阿斯巴甜無基因毒性,毒性機制未知。第三、人類流行病學研究在癌症相關性的結果顯示,阿斯巴甜並未與特定癌症有關,而且研究設計有不確定性,JECFA認為無法有結論。

IARC應該會同意以上三點的第二與第三點,但是在第一點中關於動物試驗的結論,IARC可能與JECFA有差異,因此IARC才判斷為第二類:可能致癌物,也就是與人類致癌性的關係並不清楚,但是IARC認為在動物試驗是有看到致癌性的結果

綜合多篇動物試驗數據由不同專家群討論的結果是可能會有差異,尤其是在有很多組動物試驗數據且結果不一致。阿斯巴甜在3個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大鼠與小鼠的公或母鼠中(兩種動物兩種性別)都會增加腫瘤,因此IARC專家審議後認為有動物致癌性,但是JECFA專家(來自15個國家的13位會員與13位專家)審議後認為實驗設計、解釋和數據報告有局限,而不應該推論為動物的致癌性。

因此目前JECFA保持原先建議的每日攝取容許量:40 毫克/每公斤體重,該標準是基於1980年評估動物試驗的結果,該動物試驗結果是無致癌性。而IARC的致癌性分類目的不是為了管理或制定安全曝露量,是以公共衛生的角度,希望促進人類健康,所以現在提出的報告可視為警訊,應設法監測或減少在飲食中阿斯巴甜的暴露量(意即攝取量)。

2023年07月13日
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許庭禎

WHO報告的內容與我想表達的相似,我們常將直接危害分級與食用風險畫上等號,兩者是有差異的,加上癌症危害特徵的研究不易取得,更需要長時間的追蹤,而阿斯巴甜又是屬於具有自限性(self-limiting)的物質,也就是不會有過量食用的可能,所以目前維持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的食品添加物標準(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GSFA),以及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管理邏輯是合理的。

2023年07月14日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 王進崑

基本上我的看法與專業分析如下。首先,阿斯巴甜只是一種胜肽,常作為代糖使用,主要給一般想限制糖分攝取的人,提供另一種選擇。阿斯巴甜有一個特性就是容易在加熱時被破壞,因此要添加阿斯巴甜的產品,往往也含有防腐劑。

另外,關於阿斯巴甜的致癌研究只有三篇,證據仍然薄弱,需要有更多的證據才能支持。最近的研究則是發現阿斯巴甜可能與「胰島素抗性」有關,但仍須要再確認。最後,阿斯巴甜對於體重控制或預防傳染性疾病是沒有效果的,所以不需要過於恐慌食品中添加的阿斯巴甜,但也毋須將其視為保健品。

2023年07月14日
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 呂廷璋

1.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JECFA要將它列入第二級(Group 2B)「可能致癌物」列表中的可能原因為何?您認為有哪些實證研究作為主要依據?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專書一直未將人工阿斯巴甜納入,本次將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列入第二類「可能對人類致癌」的分類中,原因是有三個人體癌症研究指出攝食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與肝癌出現正相關性,但試驗品質受到質疑,結果無法完全支持所下的結論,因此列為2B分類,表示對人類的致癌性的資訊不足,尚需要有更多研究

JECFA 專注在評估阿斯巴甜的健康影響,基於經過口腔攝食後,阿斯巴甜已經被消化道完全水解,在檢視現有的試驗資訊,並未在體外與體內發現基因毒性的證據,因此不改變原來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為40毫克/每公斤體重的限制標準。

2. 許多食品中(如:零卡可樂、果凍、口香糖)都含有代糖(人工甜味劑),目前除了阿斯巴甜以外,是否有其他的代糖有致癌的實證證據?

做為食品添加物的代糖(人工甜味劑)都分別經過完整的評估後才被允許使用,且依其性質訂出使用範圍與其使用限量。由於人工甜味劑的高甜度,因此會有「自我限制」的性質,因為甜度高,因此用量少,使用太多反而使產品的口味變得無法被消費者接受,因此攝食量不會太高

3. 民眾應如何正確看待列入IARC「致癌物列表」的物質或行為(如:喝咖啡、吃紅肉、用手機或熬夜)與癌症的關係?

IARC列入「致癌物列表」的物質,表示需要依照科學證據進行評估與關注,各區域的食品管理單位可以有明確資料或指引,並依照該區域的飲食形式或習慣,考慮各族群的風險訂出管理規範,民眾只要關注生產商是否按照主管部門所訂出的規範使用,不需要太過緊張

4. 如果想減肥,代糖會是用來減肥的好工具嗎?目前有比代糖更適合的選擇嗎?

代糖(人工甜味劑)的使用可以降低甜味糖的使用與攝取,是控制熱量攝取的方法。若民眾需要減肥請先按照每日飲食指南,規劃符合自己身體狀況與活動量的平衡飲食,若需要限制飲食,請尋求營養師或醫師專業的輔導與依意見安排必要的身體檢查。

5. 既然一般人正常的每日飲食攝取下,幾乎不可能達到阿斯巴甜的致癌劑量,那為何還需要擔心阿斯巴甜帶來的致癌風險?

IARC需要依照科學證據對關注物質建立致癌資料,對於關注物質所引起的健康風險進行分析,以保護高暴露量者(如生產廠員工)或敏感族群(如嬰幼兒)為前提,若有毒性的發生,才能按其出現的癥狀進行評估與管理

6. 代糖(人工甜味劑)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或傷害嗎?

合理的使用代糖(人工甜味劑)可以提供對需要控制甜味糖攝取的民眾有所選擇,飲食是一個複雜的組合,平衡的飲食與規律的生活,才能維持健康。未來將會有更多研究瞭解人工甜味劑與各種食物因子對精神與腸道健康的影響。

2023年07月14日
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 陳玉華

1.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JECFA要將它列入第二級(Group 2B)「可能致癌物」列表中的可能原因為何?您認為有哪些實證研究作為主要依據?

Group 2B 致癌物質一般指對實驗動物已有證據顯示具致癌性,但對人類尚無足夠的證據,因此阿斯巴甜應基於此被WHO認定。

2. 許多食品中(如:零卡可樂、果凍、口香糖)都含有代糖(人工甜味劑),目前除了阿斯巴甜以外,是否有其他的代糖有致癌的實證證據?

非營養甜味劑Saccharine亦具致癌性。

3. 民眾應如何正確看待列入IARC「致癌物列表」的物質或行為(如:喝咖啡、吃紅肉、用手機或熬夜)與癌症的關係?

劑量才是決定毒性最重要的因子。一般動物實驗多是每天給予高劑量且每天食用一段時間,因此,偶爾食用不需要特別擔心。

4. 如果想減肥,代糖會是用來減肥的好工具嗎?目前有比代糖更適合的選擇嗎?

代糖或非營養甜味劑可以分為人工或天然來源,所以天然存在於植物內的甜味劑,例如甘草素、羅漢果萃取物等亦是可選擇的。

5. 既然一般人正常的每日飲食攝取下,幾乎不可能達到阿斯巴甜的致癌劑量,那為何還需要擔心阿斯巴甜帶來的致癌風險?

民眾有知的權利,我認為IARC的分類主要是有提醒的作用。若可以選擇的話,可以選擇其他種類的代糖,或是避免過量攝取。

6. 代糖(人工甜味劑)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或傷害嗎?

今年有一些研究指出代糖有可能的一些負面影響,但不同的實驗模式、劑量、或攝取時間,都有不同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Soffritti, M., et al., First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multipotential carcinogenic effects of aspartame administered in the feed to Sprague-Dawley rat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6. 114(3): p. 379-85.

[2] Soffritti, M., et al., Life-span exposure to low doses of aspartame beginning during prenatal life increases cancer effects in rat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7. 115(9): p. 1293-7.

[3] Soffritti, M., et al., Aspartame Administered in Feed, Beginning Prenatally Through Life Span, Induces Cancers of the Liver and Lung in Male Swiss Mice. 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2010. 53(12): p. 1197-1206.

[4] Belpoggi, F., et al., Results of long-term carcinogenicity bioassay on Sprague-Dawley rats exposed to aspartame administered in feed. Ann N Y Acad Sci, 2006. 1076: p. 559-77.

[5] Landrigan, P.J. and K. Straif, Aspartame and cancer - new evidence for caus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2021. 20(1).

[6] IARC Monographs, 1976. Summaries & Evaluations: Dulcin: Summary of Data Reported and Evaluation. 12: 97. Available in:https://inchem.org/documents/iarc/vol12/dulcin.html. (Accessed at 07/11/2023).

[7] IARC Monographs, 1980a. Saccharin (Saccharin, Sodium Saccharin, Calcium Saccharin & Ortho-Toluenesulphonamide). 22: 111. Available in:https://inchem.org/documents/iarc/vol22/saccharin.html. (Accessed at 07/11/2023).

[8] IARC Monographs, 1980b. Cyclamates (Cyclamic Acid, Sodium Cyclamate, Calcium Cyclamate, Cyclohexylamine & Dicyclohexylamine). 22: 55. Available in:https://inchem.org/documents/iarc/vol22/cyclamates.html. (Accessed at 07/11/2023).

[9] IARC Monographs, 1987. Summaries & Evaluations: Cyclamates (Group 3). Suppl. 7: 178. Available in:https://inchem.org/documents/iarc/suppl7/cyclamates.html. (Accessed at 07/11/2023).

[10] IARC Monographs, 1999. Saccharin and its Salts (Group 3). 73: 517. Available in:https://inchem.org/documents/iarc/vol73/73-19.html. (Accessed at 07/11/2023).

[11] JECFA, 1967. Ethoxyphenylurea, 4- (Dulcin) FAO Nutrition Meetings Report Series 44a. Available in:https://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44aje37.htm. (Accessed at 07/11/2023).

[12] 斎藤孝一,1969。ズルチンによる食中毒事件。食品衛生学雑誌。 10(2): 112–113

[13] Aspartame and Other Sweeteners in Food

[14] Romo-Romo, Alonso, et al. "Sucralose de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ealthy subjec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08.3 (2018): 485-491.

[15] Lertrit, Amornpan, et al. "Effects of sucralose on insulin and glucagon-like peptide-1 secre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utrition 55 (2018): 125-130.

[16] Conceição, Marta M., et al. "Study of thermal degradation of aspartame and its products of conversion in sweetener using isothermal thermogravimetry and HPLC." Thermochimica acta 433.1-2 (2005): 163-169.

[17] Pang, Michelle D., Gijs H. Goossens, and Ellen E. Blaak.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on body weight control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Frontiers in nutrition 7 (2021): 333.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