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肯定不對稱有機催化劑應用 有助於降低藥物副作用

今(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中心研究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他們二人最大貢獻是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使用量降到極低,大幅增進合成藥物的相關研究,也大幅提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應用性與效率。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連續三天,召開諾貝爾獎專家講評線上記者會。第三天諾貝爾化學獎,則由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代表說明。

陳榮傑首先指出,有機催化領域相關研究行之多年,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美國學者諾爾斯(William. S. Knowles)、夏普里斯(K. Barry Sharphess) 和日本學者野依良治(Ryoji Noyori)。這三位學者即是利用不對稱金屬催化劑進行反應。雖然早期利用不對稱有機金屬催化的方法效率比較好,但當時使用有機催化劑所需的量比較高,難以和有機金屬催化的方法競爭。

陳榮傑說,此領域有很多人在做研究,兩位得獎者發明了更有效率的有機催化劑,比起先前的方法,可以減少一百倍催化劑的量,是他們最重要的貢獻。陳榮傑舉例,藥物有不同的結構,例如類似、卻不太一樣的鏡像結構(左旋或右旋),需要科學家精準控制合成的化合物,讓藥物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並降低副作用。

陳榮傑提到,合成藥物時,金屬可能有毒,理想的狀況是不希望金屬參與在其中。這時 若能使用純有機的催化劑,就能盡量避免金屬殘留。陳榮傑認為,得獎者的研究能精進使用催化劑的方法,也可改善藥物合成的精準度。

陳榮傑說明,若加入不對稱有機催化劑,就可以大幅提高特定結構比例。陳榮傑表示,自己也是從事基礎化學研究,很高興看到他們獲獎。

陳榮傑補充,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與中研院的淵源頗深,並曾先後於2006年、2017年獲得中研院「周大紓先生紀念研討會」獎項。麥克米倫在2006年獲獎時曾發表演講,而李斯特是在2017年獲獎。陳榮傑表示,自己2017年負責接待李斯特,也在會後帶他去野柳旅遊。

陳榮傑最後也表示,從此次化學獎可以知道基礎研究的重要,也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在基礎研究上,提升研究能量。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