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報導為與工商時報合作,並刊載於〈科學家新視野專欄-IPCC AR6:更確定的氣候變遷證據

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助理研究員 高佩懃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8月9日,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經過7年來氣候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這份報告不論是評估規模,或是涵蓋範圍,都超出前五次報告的規模。因此報告未發佈前,就已引起許多關注。

這份報告源自IPCC的第一工作組,報告彙整近幾年最新的氣候科學研究,並說明目前氣候變遷現況、造成氣候變遷的物理機制,與對於未來暖化狀況的推估。

不過,細看報告中強調的新發現,對於長期注意氣候變遷資訊的人而言,卻可能有「沒什麼新發現」的感覺。例如報告中說明畜牧業是甲烷的重要排放來源,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或是21世紀升溫可能超過攝氏2度等,似乎都是既有的科學認知。

即便如此,這份報告仍然非常重要。

首先,科學不確定性在這份報告中,已經大幅度降低。不確定性因素下降背後,說明氣候科學家越來越確定導致氣候變遷的證據;更確定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一定會發生。在IPCC的報告中,用詞精準,且具有特定意義。撰寫報告的專家也會評估近期不同的科學研究,對於描述的內容共識,是否已有足夠的信心水準。

換言之,同樣在談極端降水事件的頻率或強度增加,在上一次的評估報告評估為中度信心;在AR6中評估則為高度信心,說明科學證據支持的程度已大大提升。這個差異看似細微,卻是7年來氣候科學的重要進展。這個進展是科學家們在推估未來情境時,非常重要的基礎。

其次,AR6報告同時也是納入最多區域性資料的評估報告。過去在評估氣候變遷狀況時,經常在全球尺度下進行討論,忽略地區差異。因為不同地區,原本的氣候條件、地形的差異,無法和全球的平均狀況一概而論。

一如在IPCC報告中,可以看到全球地表平均升溫約攝氏1.1度,有些地區則已超過這個數字。臺灣雖未出現在IPCC報告中,但觀測臺灣在地的溫度變化,年平均氣溫則已上升約攝氏1.6度。因此納入更多區域資料,可使後續在評估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策略時,更符合區域的實際狀況。

過往談及氣候變遷時,民眾對於氣候變遷仍有不少懷疑。最多人認為,地球氣候本來就有變化,有何證據證明是人類製造溫室氣體造成?也有人擷取短期的溫度下降趨勢,質疑全球升溫的聲音。

最後,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是兩百多名科學家們,基於科學證據做出的共同回應。告訴大眾氣候變遷不只存在,而且比想像中距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人類只能積極快速地做出改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樣,或許可以讓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再惡化。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