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的大腦還有救嗎?專家:腦損傷研究提供不同治療方式的新依據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發稿日期:2022年6月14日

最新研究分析,大腦中與降低成癮行為有關的腦損傷區域,有望能協助未來持續發展方法來治療和戒除成癮症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在台灣研究腦部影像與成癮的學者和醫師發表意見,專家皆表示,這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讓未來運用腦神經調控方式來治療成癮疾病時,能有新的開創性發展;但這種刺激腦部的方式,以及接受治療的大腦部位和可能的後遺症,再加上持續的療效如何,仍待研究與臨床評估。

今(2022)年6月13日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的研究,收集了特定腦區受傷後,意外出現菸癮緩解的病患腦部影像,並分析腦損傷區域與特定的腦部功能網絡。菸癮緩解,或降低菸癮,在此研究中指的是腦部損傷後立即無困難的戒菸,未復發菸癮,並報告自戒菸後沒有再吸菸的渴望。

臺北榮民總醫院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及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正達解釋,特定位置的腦傷可能導致疾病症狀突然改善,這類發現讓科學家可進一步發展出更直接的方式,利用調控腦部的神經來治療疾病。針對可降低成癮的腦區,李正達指出過去的報告發現結果並不一致,且成癮的疾病種類很多,並不是只有菸癮,也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分析。

李正達表示,研究發現許多腦區受傷後都跟降低了菸癮有關,雖然每個病患受傷的腦區沒有一致性且相差很多,但受傷腦區也就是導致菸癮被降低的部位,卻影響著特定的腦部功能性連接網絡。根據研究結果,李正達認為,對於受傷後會降低成癮的腦區,未來或許可抑制和這些腦區有正相關的網絡,或是活化和這些腦區有負相關的網絡,來達到治療成癮疾病的目的。李正達也提醒,成癮問題通常不單純,再加上每位患者的腦部成癮嚴重性有高低之別,利用腦神經刺激在臨床上的有效性以及個別化的調整仍待進一步研究。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曾祥非解釋,長期以來醫界和學界用不同腦刺激的儀器,嘗試利用人為的方式調整不同大腦區域的活化程度,來影響人類的行為,包括降低抽菸的慾望等。曾祥非對此表示,過去的研究通常病人樣本數太少,且不同的研究發現幾個不同的腦區,但不清楚哪個腦區才能真正降低成癮行為,以及這些腦區如何「團隊合作」引發成癮行為。曾祥非指出此研究的重要性在於,有條理的把過往研究累積的拼圖和線索給拼出來,證實了一些以前根據理論,卻苦無現實生活證據的推測。

曾祥非也提醒,此研究是觀察病人腦傷後的成癮行為變化,因此尚無法判定是否某些人或所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特別容易造成腦傷,而造成研究的取樣偏誤。他補充,此研究沒有觀察病人的社經地位與文化背景,這些皆可能影響成癮行為,也還不清楚此研究的發現是否能概括至非藥物型的成癮行為(例如電玩成癮)。

曾祥非強調,本研究尚無追蹤腦傷後的其他後遺症,研究中主張要破壞的腦區正好就是負責高階認知與決策的腦區,因此為了戒菸去破壞這些腦區會不會反而讓患者決策能力受損,需要觀察評估。而病人們因腦傷或燒灼手術而戒掉菸癮,是否也犧牲掉某些認知功能,將是未來重要的研究議題。

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與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醫師洪嘉均共同表示,雖然過去有研究發現部分腦區損傷或萎縮,反而輔助了成癮的戒斷或緩解,但這些腦區位於腦部深處,無法直接用一般藥物處置。林慶波與洪嘉均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有菸癮的族群,與酒精成癮風險高的族群,損傷後降低成癮情形的腦區雖有不同,但腦部網絡卻相當相似,證明了成癮效應源於部分腦區及相關的腦連結網絡,更重要的是,不同成癮因子的緩解或戒斷效應可能源於相同的腦連結網絡。

林慶波與洪嘉均指出,成癮治療的精準醫療仍有待推進與開發,除了幾種藥物可以比較明確處理戒斷症狀之外,其他的治療方式多缺乏有效的一致性。林慶波與洪嘉均表示此研究比過去其他研究討論的個別腦區更具說服力,緩解成癮的關鍵腦區亦呼應過去的研究成果,這項研究工作確實替未來的成癮治療提供了重要的開創性引導依據。李正達也補充,成癮是重要的精神健康問題,然而能夠治療的藥物很有限,成效也不彰,找出核心的腦部調控位置與合併合適的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方能有效治療成癮疾病。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