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報導為與工商時報合作,並刊載於〈科學家新視野專欄-小農也能參與碳交易?申請成本是重點考量〉。

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專案主任 高佩懃

國際上對減碳的呼籲與訴求增高,「淨零」、「碳權」等概念也受到各界的關注。跨國企業自主提出減碳目標,也要求供應鏈需要分擔減碳的責任,達成產品、產線的碳中和。農委會更宣示台灣2040年要達成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台灣農民有機會一起參與減碳過程嗎?

過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土壤碳交易制度農法怎麼協助農業減碳。國際上雖然已經有小農成功申請到碳權,但從專家分享的經驗來看,台灣要以農業參與減碳或獲得碳權,需要完整規劃作物種植與應用策略,才能獲得良好效果。因為在種植的過程中,整地與否、使用何種肥料、水耕或是旱作、產品還能不能額外應用在其他減碳措施上,都會影響評估減碳策略的效果。

舉例來說,種植水稻可能排放較多甲烷,如果我們要減碳,在策略上除了把稻田浸水可抑至有機碳的分解數量計入,還需採用低碳農法,除了注重生態平衡,不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之外,也減少耕犛、提高生物多樣性、施用堆肥或生物炭。此外在農產品收成後,再將稻桿等廢棄物轉製為生物炭或其他生質燃料。透過一連串的設計規劃,使農業生產過程的固碳效應大於排放,才能落實減碳的效果。

然而達成減碳跟取得碳權之間還有一些落差,由於「碳權」是為了可以交換或交易,但因為「計算特定措施減少的碳排放量」,仍有科學上不同的估算方式、計算範疇,且不同產業的計算方法並不相同。因此發展出一些較具共識,可用來驗證減碳量的方法學,讓排放量跟減排量的計算方式一致,才能在交易的時候,讓兩者同等抵換。

至於,要選用哪一種方法學,就需要視參與哪一種市場來決定。因為台灣還沒有碳交易的平台,若是用來抵銷企業本身的碳排放,可以申請政府的「抵換專案」,採用經過政府核可的減碳方法學。但如果想要加入國際自願性市場的交易,就需要向目前被廣泛認可的兩個驗證單位黃金標準(Golden Standard, GS)與經查證碳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申請,並依照這兩個驗證單位的方法學來規劃減碳策略。

此外,實際量測每一塊田種植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為了估算排放量,政府或是國際認證機構也有經過驗證的「排放係數」可以引用。排放係數是一個環境或是產品生產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平均值,因此可以用經過政府或國際認證的排放係數作為佐證,減少測量的成本。

即便已有部分工具可以減少農民想要申請碳權的成本,但台灣還是尚未有純粹以改變農法取得碳權的案例。近年雖有專案開發商嘗試匯集致力於減碳與增匯的小農,申請黃金標準的碳權專案。但是,這當中很重要的挑戰,就是需匯集一定面積的農地規模,一同申請,才能有比較好的獲利,符合申請的過程、認證的時間、申請所需的費用成本。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