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由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的教授提姆・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2月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對地球系統和社會的正向與負向臨界點,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進行權威性的評估,並通過跨國家、跨組織的研究者的同儕審查。

這份報告直指,氣候變遷與自然的損失可能很快就會導致自然世界的臨界點。在目前全球暖化的程度下,有五個主要的系統已經面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分別是格陵蘭地區的冰蓋、南極洲西部的冰蓋、溫水珊瑚礁、北大西洋副極地地區的環流、永凍土地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相關資訊:


專家怎麼說?

2023年12月5日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童慶斌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博士候選人 林孟慧

本報告探討臨界點(tipping point)(臨界點的定義請參考名詞解釋1)對於氣候變遷下的永續發展潛在的影響及因應策略。臨界點是系統中的閾值,一旦超過閾值,系統將迎來快速且無法逆轉的變化。值得留意的是在本報告中提及兩種臨界點,地球系統臨界點與社會經濟臨界點。地球系統臨界點警示一旦超過物理環境的限制,則部分生態系統乃至整體地球系統終將轉向不利人類生存的模式。然而,本報告亦探索社會經濟臨界點的正負面影響,促進正向臨界點以轉向永續發展的社會模式,例如促進綠能技術的經濟可行性。因此談論臨界點時,需同時評估風險與機會,亦需發展預測臨界點的技術及指標,作為氣候調適中的監測與修正階段之依據。

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科學證據顯示台灣的物理環境瀕臨臨界點,但由於台灣地理隔離而富饒特有種的性質,使得生態敏感度較高。一旦生態環境有所變動,引發的生態風險也高,甚至可能觸發生態系的臨界點,例如學者認定小琉球的珊瑚礁生態系已過臨界點,而墾丁珊瑚礁生態系則瀕臨臨界點而需極力維護。在生態系監測方面,亦有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及不同物種的研究單位與公民科學社團,為生態系進行長期監測。

再者,既然討論的是地球與社會經濟系統,便不能忽略其系統性,包括不同系統間的遞延性,一個系統的變革可能引發其他系統的臨界點,形成連鎖效應。負向衝擊若未得恰當的調適作為,可能引發複合風險,但如社會轉型作為變革方案的槓桿點,則可能加速社會過程的動態調整。金融體系與數位科技作為社會系統重要節點,有機會同時影響多個系統,進而產生系統的加成性影響。系統性的理解可以協助制定更全面、相互配合的政策和行動,以應對複雜的環境和社會挑戰,尤其台灣目前以淨零為目標所訂定的四大轉型策略,將是社會經濟能否達到正向臨界點的關鍵。

2023年12月5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院士 王寳貫

氣候異常可能引發地球某個具體系統的崩潰(例如冰凍圈),因而在特定情況之下,某個系統會崩潰,便是氣候學長久以來所關心之事,而那個「特定的情況」就是所謂的臨界點。著名的例子之一,即是金星的大氣演化過程中發生了「失控的溫室效應」,從其地下冒出的水氣及二氧化碳使得金星大氣中的水氣永遠無法達到飽和,因而也就無法下雨。是故金星面上沒有海洋,也沒可以滋潤生物的雨水,只是一片荒漠,這可稱之為「水文系統的崩潰」,而其臨界點就是溫室氣體的濃度。

地球氣候系統當然也存在著這樣的風險,因而臨界點的研究有其重要性。這份報告所提的臨界點不出意料地大多集中在冰凍圈,因為在暖化的氣候中,冰的融化最易發生,也是最顯而易見的現象。但是整個地球環境系統是個連續體,環環相扣,其中一環若發生改變,勢必會引發其他環節的改變,而臨界點的研究,就是要找出那些可能會引發某些環節產生「一發不可收拾」的改變,譬如年雨量減少到某個數值,可能會造成某個植物群落整個永久消失,那就是一種臨界點。而雨量變多變少或變率增大,也可能造成其他系統,例如海水鹽度、植被覆蓋、土石流強度等等的改變,影響當然巨大。

本報告是個很好的開端,但目前研究仍然嫌粗略。至於這些變化影響社會人類生活的方式則更是複雜,目前結論只能當作參考,但國家應積極投入這一類的研究,作為長期規劃的根據。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