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與臨床試驗,發現Ketamine(K他命)有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的效果。2019年美國FDA 已批准用一種有處方籤的K他命鼻噴劑與其他口服抗憂鬱藥物聯合使用,治療難治型的憂鬱症。但使用K他命鼻噴劑必須在醫療院所進行,對患者較不方便。

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於台灣時間2024年6月24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研究,發現一種可以在家服用的新型口服氯胺酮藥錠(稱為R-107),緩慢輸送藥物到難治型憂鬱症患者的血液中,可治療難治型憂鬱症,且比鼻噴或靜脈輸液的方式,副作用更少。

研究團隊設計臨床試驗,研究中231名難治型憂鬱症病患,每人服用每天120毫克的新型口服R-107藥錠。服用五天後,共有168名對R-107的治療有反應的病患,再分為安慰劑組和R-107組,確認R-107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發現比起安慰劑組,病患服用每周兩次、每次180毫克的R-107藥錠,憂鬱症狀有改善,且較少出現副作用(例如血壓升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如何看待此篇研究。

研究原文:

參考資料:

  • 什麼是難治型憂鬱症:

根據世界精神醫學期刊(World Psychiatry)的文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對難治型憂鬱症的定義是,憂鬱症病患在持續接受治療或試驗之下,仍對至少兩種抗憂鬱藥物沒有反應。目前估計至少30%的憂鬱症患者符合這個定義。但文獻中提醒,目前臨床上,還沒有任何共識,能定義病患是不是難治型憂鬱症。雖然目前有很多人提出的定義,但定義的概念、背後的框架差異很大。

 

專家怎麼說?

【李信謙】【陳慧諴】

2024年06月24日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 李信謙

憂鬱症不僅被一般社會大眾視為是現代的文明病,在臨床醫療以及公共衛生領域,也早被認知為對人類身心健康有重大威脅的精神疾病。然而過去的研究發現,有顯著比例的憂鬱症病患對現有的抗憂鬱藥物以及非藥物治療方式,反應不佳。對多種治療反應不理想的「難治型憂鬱症」病患,不僅預後差,也承受較高的自殺風險,一直是憂鬱症防治上的重要議題。近年來臨床上應用Ketamine(一般稱作K他命)來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的研究,呈現不錯的成果,也因此,發展臨床上可用的K他命類別藥物,也備受矚目。

雖然目前國內已有K他命為基礎的鼻噴劑藥物,可用於有自殺意念的重度鬱症個案,但仍因種種因素而未普及。其中,對於該類藥物安全性以及成癮性的擔憂,是最大考量。這篇使用口服劑型K他命藥物的第二期臨床研究,研究歷程嚴謹,參與試驗個案數不少,結果也證實該新開發藥物有確實之臨床療效。但未來的臨床應用,仍需後續包括第三期等臨床研究來加以佐證。

要注意的是,這項臨床研究納入的個案。除了必須是符合嚴格「難治型憂鬱症」定義的病患外,也必須排除許多共病與干擾因素,因此研究結果並不適用於所有憂鬱症個案。而該藥物長期的療效與副作用,以及上市後可能面臨的成癮問題與管制措施,也會影響將來在真實世界使用的限制。不過正面來說,這份研究仍對身陷「難治型憂鬱症」的病患與家屬,提供一線可能痊癒的曙光。

2024年06月24日
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慧諴

21世紀初美國的研究[1]確認靜脈輸液K他命(0.5毫克/每公斤體重)可以在24小時內緩解憂鬱症狀,同時還能有效降低自殺意念,效果可以維持好幾天,為憂鬱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美國FDA於2019年批准了嬌生藥廠生產的K他命(鏡像異構物)藥物,Esketamine(Spravato)「速開朗鼻噴劑」上市。2022年臺灣也核准使用,適應症為患有憂鬱症,且出現急性自殺想法或行為的成人憂鬱症狀。

靜脈輸液或鼻噴劑都必須在醫療院所進行。對患者來說很不方便。這篇研究是紐西蘭Douglas藥廠發展出含有K他命的長效口服劑型(R-107)作二期臨床測試,受試者可以在家服用。

事實上K他命口服劑型早就被證實具有療效,但是不如靜脈輸液的速效和長效。開發長效口服劑型是假設,如果延長K他命和K他命的代謝物在血中的濃度,即可提高和延長抗憂鬱的效果。這篇研究中使用口服長效R-107後,K他命在血漿中的半衰期是8小時,較靜脈輸液治療用K他命的半衰期2.5小時長。

一般靜脈輸液治療用K他命一劑(0.5毫克/每公斤體重),可持續改善憂鬱症狀約一週,降低自殺意念則可維持2週。由於K他命和代謝物無法長時間存在體內,維持血中的K他命濃度,並不是減少憂鬱症狀的必須條件。

本篇研究仍有限制,研究中事先給予5天、每天120毫克的R-107,篩選出具有良好反應的患者,再作後續試驗,並分成5組(0、30、60、120、180毫克),每週給予兩次,其中只有高劑量180毫克組與安慰劑組14週後有顯著差異。低劑量R-107的反應均不如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168位受試者,僅68位完成試驗,退出研究的原因大都是R-107無效,即便是高劑量180毫克組也有一半受試者中斷試驗。因此,還需要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才能驗證R-107對難治型憂鬱症患者的效果,以及需要知道在其他憂鬱症患者身上,低於180毫克劑量是否有效。

儘管如此,這篇研究顯示,口服含有K他命的長效藥劑,具有抗憂鬱的效果,且副作用和成癮性較靜脈輸液低。目前國際上多家藥廠的目標,均是希望發展效果更持久且安全性高,能讓患者帶回家使用的劑型。事實上,國衛院有一個專利「甘胺酸衍生物合併K他命之組合物提升安全性及抗憂鬱效果」就具有這個特色,目前正在尋找授權對象。

至於是否有成癮的問題,使用成癮物質,愈快進入腦中產生快感,愈容易成癮。靜脈輸液是最快進腦內的方式,口服的話還要經過腸胃道吸收才進入血液,循環到腦,效果較慢。但是成癮通常並不是用一次藥物就成癮,使用多次後,腦中的成癮迴路才會逐漸被藥物改變。

K他命治療憂鬱症的劑量比起藥物濫用的劑量低很多。然而,還是有些患者長期使用後成癮,所以是因人而異。成癮的風險仍然存在,需要謹慎看待。

參考文獻:

[1] R. M. Berman et al.,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ketamine in depressed patientsBiol. Psychiatry 47, 351–354 (2000).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