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耶魯大學公衛學院疾病感染模型與分析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and Analysis)的乍得·韋爾斯(Chad R. Wells)博士,於2020年3月13日發表,國際旅行與邊境管制對COVID-19擴散的影響。自2019年12月31日首次報告疫情以來,許多國家實施人民移動限制以及邊境管制,研究人員評估並分析中國政府實施管制後,輸出病例比例的變化。

研究結果指出,2020年1月13日當日自中國移出人口中,最少1名確診案例的機率超過95%。而研究資料顯示,2020年2月15日當天可能有779例確診案例移出中國,但因中國政府的移動與邊境管制,使這些病例有70.5%受到控制,並未移出中國。管制執行的三週半內,得以將每日人口移出降低81.3%。

研究結論表示,邊境管制可以減緩全球傳播的速度,提供公衛系統反應的時間,但無法完全消除COVID-19擴散的影響。

研究原文: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border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global spread of the novel 2019 coronavirus outbreak.

Chad R. Wells, Pratha Sah, Seyed M. Moghadas, Abhishek Pandey, Affan Shoukat, Yaning Wang, Zheng Wang, Lauren A. Meyers, Burton H. Singer, and Alison P. Galvani.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 10.1073/pnas.2002616117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翁瑞宏教授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所引發的肺炎疫情,首當其衝的中國和義大利實施行動限制,受影響的國家也接連跟進。應對疫情在全球蔓延,更多國家在出入境關口進行旅客篩檢,對於如此手段的效果卻是質疑聲起,尤其擔心無症狀者入境後可能導致社區傳播。

此研究利用中國每日的COVID-19發生率和全球機場航班的連通性,估算不同國家/地區來自中國的旅行者帶入疫情之危險。如同預期,全球各地境外確診的發生時間與中國的航線聯繫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中國實施邊境管制後,預估到2月15日由中國出境的確診從779例減至230例,並且機場的症狀篩檢可攔阻82例,但有148例是無症狀者。此研究呈現出可供參考的數據,並且清楚表明雖然邊境管制能有效減少中國輸出確診案例,但是不可能單獨阻止疫情,如此結果亦吻合實務概念。

所有由模型推估結果的研究,都要注意假設的情境、選定的模式與參數,例如潛伏期與培養期的天數。對於COVID-19的模式推估參數,多根據從SARS和MERS之流行病學證據,儘管參數具有合理性,但仍不能忽略COVID-19的差異。此外,不同族群其人口學特徵、所處環境的社會結構亦可能影響與病毒的接觸程度。而如此建構的數學模式普遍無法解決異質性問題,例如模型並未考慮個體旅行的相關性(如家庭或商務旅行),並且通常假設每個人在每個交通樞紐處的旅行機率是同質的。此外,研究亦無明確表示有無衡量在中國實施旅行禁令前後的防疫措施之差異,例如在國際機場所執行的體溫篩檢。

過當管制亦可能導致逃逸,讓疫情無法掌控。進一步提醒,為了避免社區爆發疫情,必須謹慎確認個別被感染的旅行者,以辨認潛伏期;雖然在實務上,已經要求個人自我報告是否接觸了可能的感染源,並且自我監測症狀。而防疫人員必須在旅客抵達的一週內辨識出境外個案、實施隔離,才能限制社區傳播的風險。如同登革熱之類的病媒防治,最佳實施時機在於全民皆具共識,願意同時執行;若有住戶不願意配合,即使針對一戶施藥,病蚊仍可逃至他戶。同理,若要針對新型肺炎疫情實施邊境管制,最佳時機是在於全民皆認同有其必要。更重要的是,政府要能夠以明確而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如此措施是保護群眾健康的最小限制手段。幸運地,台灣四面環海,自成邊境屏障。而歐美各國多無海洋,因此若無法同時實施邊境管制,則容易讓疫情擴散。然而,實施邊境管制恐有限制人民行動自由之虞,因此在衡量防疫之必要,應先完備人權保障和維護法律周全。

利益聲明

翁瑞宏:無利益衝突。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