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記者 徐健銘 報導 | 2017/11/11
深知韓劇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在劇情發展過程中,總會有熱氣蒸騰的泡麵情節;螢幕中的男女主角深情對望,在他們愛情中間的,是一碗泡麵,有時還會加上起司、培根和各種額外配料。而隨著日本拉麵在台灣的大街小巷中四處插旗,各種門派的日式泡麵也在便利商店和賣場中進駐。再加上來自印尼和泰國的泡麵,許多店家都以異國/ 世界泡麵大賞等名稱,來命名泡麵區的貨架。由此可知,泡麵不僅僅是緊急情況的好夥伴,更是生活中重要的好味道。
就世界方便麵協會的統計,亞洲各國的泡麵需求量非常龐大。近五年來,盤據在泡麵消費王寶座上的中國,在2013年達到462.2億份的消費量高峰;之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消費量才逐漸下降。即使如此,中國在2016年仍有385.2億的消費量。緊追在中國之後的是印尼、日本、越南、印度。而近年持續在台灣市場開疆闢土的韓國,也佔據了第7名的位置。
根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全球消費量的前十名當中,亞洲國家就拿下其中8名。(製圖/徐健銘)
臺灣的泡麵消費量雖然不在前十,卻也在全球第十六位,一年也要消費7.7億份的泡麵。作為產業,泡麵也提供將近百億的產值。幾乎人人都吃過泡麵,卻未必了解自己吃下去的是什麼。
以維力炸醬麵為例,豬肉抽出物、無水焦磷酸鈉、DL-胺基丙酸、琥珀酸二鈉等99項標示,就佔了極大空間。(照片/徐健銘)
根據2016年大賣場和電商通路PChome的統計,國內泡麵銷售量最大的品項分別是統一肉燥麵、統一科學麵和維力炸醬麵。以這三大泡麵來說,維力炸醬麵有99種標示項目,統一肉燥麵也有74種。即使是只有調味粉包的科學麵,也含有43種成份;單單麵體也含有28種成份。若是把泡麵的成份標示按照項目一一檢視,可以發現小小一碗泡麵裡,含有的成份從來不是「麵體」、「調味包」和「調味油包」這麼簡單。
相反地,這三者後面分別又分出「調味劑」、「複方香料粉」、「品質改良用劑」、「調味劑」、「抗氧化劑」、「辣豆瓣醬」、「豆瓣醬」、「味醂」、「豬肉抽取物」等多種複合原料與複方食品添加物。其中的複方食品添加物是兩種以上食品添加物的混合,複方原料則是由兩種以上原料組成,且關鍵原料並非食品添加物的組合。全展開這些成份的結果,就會有大量的項目標示在泡麵的包裝上。
以台灣的三大泡麵來說,維力炸醬麵有99種標示項目,統一肉燥麵也有74種。即使是只有調味粉包的科學麵,也含有43種成份;單單麵體也含有28種成份。 (製圖/徐健銘)
臺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許庭禎,同時也經營食品業和食品檢驗行業。他就直言台灣的泡麵標示項目,是全球最詳細的,但這樣的標示卻未必有意義。他表示,透明標示的意義並非全展開標示,而是一方面進行標示,另外一方面教育消費者,認識各種標示名詞的目的。否則一碗泡麵成份內容標示全部都展開,消費者還是無法從標示上,明白自己吃的是什麼。
許庭禎認為,特別是目前的過度標示,還可能造成消費者不安心。消費者看到這麼多的成份標示,未必就能放心購買。反之,過度標示的結果是引發業界模仿、智慧財產權的問題。許庭禎舉例,全展開標示可能使得製造一樣產品的技術門檻下降,容易模仿。另一方面,則可能阻擋無法全展開標示的原料進入臺灣市場。
此外,過度標示可能造成消費者無法理解的原因,即在於重複標示。比方說,一碗泡麵可能在麵體、調味粉包、調味油包中,都含有味精,因此味精就會在成份標示中,重複出現3次。因為各種複方添加物都要求展開,以致相同成份多次呈現,因此造成重複標示。
在來一客川辣牛肉風味杯麵中,水出現4次、味精出現5次、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出現5次,食鹽更出現7次;全展開標示造成重複標示和過度標示的質疑(製圖/徐健銘)
「重複標示沒辦法併在一起,這是立法院修法要求食藥署這麼做的!」臺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消費者文教基金食品檢驗組召集人江文章這麼說。江文章指出,目前的食品標示之所以會出現重複標示,是因立法院和產業界間拉鋸而形成。多數消費者因為專業知識不足,所以看不懂;即使是食品科學專業人士,也必須透過定量方式,來理解標示的真正意義。由此可見,全展開的標示意義不大。
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技術輔導組專員韋婕婷說明,廠商雖然會向上游詢問配方的種類、來源和認證,但由於其中的配比為商業機密,廠商也無法把所有類似的成份加總排序。結果就是同一成份在包裝上反覆出現。許庭禎也指出,如可口可樂公司便曾揚言,倘若其原料全展開標示,就要撤出臺灣市場。最後在可口可樂瓶罐上,成份標示便只有「碳酸水、高果糖糖漿、蔗糖、焦糖色素、磷酸、香料、咖啡因」等,其中秘密就在於香料。在面對商業利益時,全展開自然不可能真的做到。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講座教授、臺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理事長孫寶年表示目前有許多廠商投入到國外產業所發起的潔淨標示(clean label)的潮流中,盡可能使用天然原料、減少加工、減少添加物以及減少包裝的工作中。有些產品如果汁可以透過加工技術改良來保留香氣,而減少添加物的使用,但這也意謂著成本的上升。
韋婕婷也補充,有些產品則是因為技術問題而必須使用食品添加物。如麻辣風味的產品,由於需要經過高溫加工,因此天然原料容易流失香氣,而必須使用較多的食品添加物來滿足消費者的口感需求。然而,能夠上市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安全的,只不過是品質可能有所區別。
因此,回歸到食品安全的本質,孫寶年強調食品標示與食品安全之間最大的關係乃是避免攙偽假冒,但食品標示並無法直接限制廠商守不守法,更需要的是產業自律和食育教育。江文章也強調,食品標示必須對材料來源和安全清楚標示。但是小廠往往沒有這樣的能力,而大廠則是仰賴上源廠商自行送驗,不見得就能做到多層的追蹤追遡。最後只能靠政府進行原料抽查,並且加強重罰。
不過,即使是材料清楚了,在消費者面前應該展開到什麼程度,仍然是個有待釐清的問題。孫寶年和江文章都指出,現階段的標示規則是因應食品爭議而做出的危機管理措施,未來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法以及相關措施應該要做出更全盤的考量。
文章備註
(本文轉載自:臺大新聞e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