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關於微塑膠恐影響人體健康之前期科學溝通之批判>(譯自原文)
Rist, S., Carney Almroth B., Hartmann, N. B. and Karlsson, T. M. (2018)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early communications concerning human health aspects of microplastics. Sci Total Environ 626: 720-726, 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8.01.092
本文來自⟪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之刊載文章,內容談到目前「微塑膠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之科學證據研究」尚處前期階段,針對其中科學訊息之傳達與科學溝通上有關於塑料利用和處理,應進行更謹慎且平衡的討論。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現職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聘用助理研究員 廖運志博士回應:
從作者回顧微塑膠的化學影響、來源探討及對人類健康影響,認為目前主流媒體及傳播者似乎偏離了部分的研究事證。的確,無論海洋或陸地環境充滿著塑膠危機,可喜的是因此引發大眾對此議題關注,但也帶來對塑膠製品使用的焦慮與恐慌。提醒不要忘記使用塑膠所帶來的種種優點,但需特別注意的是眾人使用及後續處理方式。
目前常有塑膠微粒(微塑膠)可經由食物鏈逐層傳遞累積至人體的論述,但實際上相關的研究證據仍是不足的,卻引發許多人對塑膠製品的使用感到擔憂懼怕。即使仍苦無微塑膠可藉食物鏈而傳遞累積的直接證據,但有關可能因黏附有機污染物而危害人體的擔憂卻已相當明確。
本人同意應以客觀平衡的科學證據來討論微塑膠對人體影響,以及食物鏈是否扮演傳遞及累積的角色。但若以環境教育的觀點來看塑膠危機,應對過度使用塑膠所造成的問題有所覺知,也應該以實際行動來解決或減緩問題。因此,仍衷心希望民眾能減少使用塑膠,且能做到回收再利用與妥善處理。
利益迴避聲明:
廖運志博士:無利益衝突
消基會檢驗長、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 凌永健教授回應:
現代人的生活無法擺脫塑膠(又稱塑料),如包裝食品的一次用塑膠袋、防雨的雨衣、室內的塑膠地板、汽車內的座椅、學生用的塑膠文具、兒童的遊樂器材、生命周期較短的3C產品如電腦滑鼠、手機外殼、家用電器等。甚而有之,塑膠產品隨著製造工藝的日益進步和市場的激烈競爭,兼具價廉、物美、方便、替代性高等特性,成為許多用品的主要材質,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青睐,人人與之相關的現代流行病。然而,最大的問題是,根據2017年的一篇研究1估算從1950年到2015年全球的塑膠成品,使用後累積成塑膠廢物約6300萬噸(約75%),而其中被丟棄並積聚在垃圾掩埋場或自然環境約有4900萬噸(約60%),這些環境中的塑膠廢棄物有可能透過人工水道和自然溪流,進入海洋,而長期漂浮在海水中的廢棄物,至少需經過500年2 3,才有可能被完全分解。可預期的,未來的世代,面對這全球性的塑膠污染,若未合作採取適當的減緩或清理措施,無可避免的將面臨土地污染、水體污染、空氣污染、經濟損失、生物瀕臨滅絕等問題之挑戰。
2013年迄今,國際間報導自來水、瓶裝水、糖、鹽、啤酒、蜂蜜、水產品中存在微塑膠。本月初,國內首次有自來水、瓶裝水、加水站水、鹽發現微塑膠存在的報導,但欠缺濃度和暴露時間的數據,且研究對象皆不是食物鏈中的食品,因此國人尚毋需擔憂其對健康的影響。然而,目前沒有塑膠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的報導,並不是反面意味著健康無虞。持續惡化的全球性跨世代塑膠污染,令人擔心的是透過食物鏈累積和放大的效應,最後可能反撲到危害人類的健康。
微塑膠有機污染物包括塑膠本身的有機組成物和黏附之有機污染物。有機組成物乃因為塑膠通常由單體分子,或低聚體的結構單元,通過不同的技術和化學反應製成高分子聚合物。為了製備具有不同特性的許多不同類型的塑膠,須使用各種各樣的添加物,包括不同類型的填料、阻燃劑、抗氧化劑、著色劑和塑化劑等。在人體累積可能造成危害者,包括雙酚A(聚碳酸酯的單聚結構單元)、苯乙烯(保麗龍的單體分子)、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聚氯乙烯的塑化劑添加物)、溴化阻燃劑(一般塑膠的阻燃劑添加物),皆屬於環境荷爾蒙類的持久性有機物,具有生殖毒性。黏附之有機污染物來自塑膠暴露的環境,在人體累積可能造成危害者,也是以環境荷爾蒙類的持久性有機物為主,包括戴奧辛和早已禁用的多氯聯苯等。坊間有媒體報導將塑膠微粒講成塑化劑,且指稱兩者的危害相同,尚無學理依據,不足採信4。
2016年一篇研究5則表示「微塑膠對野生生物健康危害」非常微小,更不用說「微塑膠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直接證據」目前仍然欠缺。考慮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塑膠中,食品和飲料中的微塑膠,很可能僅構成塑膠顆粒和相關化學品暴露於人類的次要途徑。本文作者認為不應該失焦在討論微塑膠對人體的健康危害,而應聚焦在「我們消費、使用和處置塑膠的方式,導致它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環境中廣泛存在」,必須對塑膠和人類健康風險採取更全面的觀點,如考量自來水中的纖維可能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幾乎所有地方都能找到塑膠纖維和顆粒,在從自身塑膠消費角度看待此一問題,將有助於聚合物的研究和開發永續生產技術,並促進廢棄物管理;除此之外,化學法規和目前過度消費塑膠產品的解決都必須做調整。對於限塑政策和民眾日常使用塑膠的態度,建議國內可以嘗試導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126的「負責任消費和生產」之落實措施,輔助溝通和推廣。
目前社會普遍反映出「害怕使用塑膠」、「擔憂塑膠微粒會致癌」的恐懼,若程度嚴重者更可能演變成「塑膠恐慌症」(plastophobia)。恐慌症乃當事人暴露於恐懼實體後,立即引發的極端、非理性和不合理的恐懼。恐慌症並未經過特定的認知思維,而是直接反應。「塑膠恐慌症」可能是因爲塑膠被渲染成等同於「污染」且可能是觸發疾病或死亡的因子,倘若政府、業者、商家、媒體、學界又未能於事前透過管理、宣導、溝通、標示等,協助民眾正確使用和處置「塑膠」,防止污染和危害事件的發生,將導致民眾對「塑膠」的認知不足,甚至誤解、乃至濫用、觸發恐懼。
一次性塑膠產品對環境污染和生態危害的報導,日益增加,目前國人尚毋需擔憂其對健康的影響。然而,對於大量使用塑膠的民眾和其家人,塑膠暴露風險,可能高出他人。因此從自身和家裡開始減用、再用、回收一次性塑膠產品,救己之外,也是愛人,更能保護地球。回到相對簡約單純的生活,分辨「需要」和「想要」的不同,拒絕慾望型購物,從現在開始第一步。
利益迴避聲明:
凌永健教授:本回應表達個人的觀點,沒有任何的相關利益可以聲明。
參考文獻:
- Geyer, R., Jambeck, J. R., & Law, K. L. (2017). Production, use,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 Science Advances, 3(7). doi:10.1126/sciadv.1700782
- Marine Debris: Approximate Time it Takes for Garbage to Decompose in the Environment
- EU AT WAR WITH PLASTIC WASTE (2018)
- <環保署首度調查發現!自來水44%驗出微型塑膠>《中時電子報》(2018)
- Herzke, D., Anker-Nilssen, T., Haugdahl, T., Nøst, T., Götsch, A., Christensen-Dalsgaard, S., Langset, M., Fangel, K., Koelmans, A.A. 2016. Negligible Impact of ingested microplastics on tissue concentratio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Northern Fulmars of coastal Norway. Environ. Sci. Technol. 50, 1924−1933.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12
國衛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 王淑麗博士回應:
目前需擔憂的是主要有對生態的危害,若任由持續累積排放和環境殘留,將來發現具體健康效應時可能就來不及防治了。
微塑膠可能黏附的污染物,常具有各式的已知有害有機污染物(如塑化劑、固化劑、全氟化物、溴化難燃劑、等,而且也可能會附著金屬,如鉛、鎘、鉻等有害金屬物質,相當值得重視。這些污染物可能影響動物的各系統功能,常見的如:(1)內分泌、(2)神經、及(3)免疫系統 的調節和功能失常,相關的疾病分別如(1)甲狀腺功能低下、不孕、(2)神經行為和智能發展較差、及(3)過敏性症狀或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
以人類環境健康維護的流行病學研究角度來看,這樣廣為存在的污染物,會難有非暴露的對照組,來進行暴露量的觀察比較研究,嚴謹的方法下,常會得到沒有顯著健康效應的結論,而且不易發表,所以容易為科學界低估其效應。當然社會大眾不應該有各種想像的恐懼,例如對致癌的誤解,而產生心理壓力,所以綜論下來,關注相關的新文獻,必要時進行偵測和危害評估,以理解實際狀況是必要的。
生活上,盡量減少使用塑膠物質,做好垃圾分類和回收,如果進到理想的大型焚化爐,就有機會完全燃燒,再者,主動一些,如協助淨灘活動、兒童營隊推導等,都是很有意義、並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或改善的。
利益迴避聲明:
王淑麗博士:無利益衝突。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