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活動回顧】食品安全跨界工作坊——重視科學觀點,專家與記者的溝通對話
近年來,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興起,為食品安全風險溝通帶來新的挑戰,例如錯誤訊息以及假新聞將會透過網路快速流傳,造成民眾恐慌。網路透過推特、臉書、Line轉傳的傳播中,更可能因為使用者的回應,造成風險的社會放大效果,導致錯誤與謠言迅速傳播。為因應當前網路假新聞與錯誤資訊的氾濫,以及促進專家與記者彼此在食安風險溝通過程中解決溝通問題,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於2018年10月12日舉辦「社群媒體環境下專家與記者的溝通」之食品安全跨界工作坊,邀請一名傳播學者、三名食安專家學者,及五名醫藥、食安線記者進行對話,共同探討國內食安科學家與新聞記者在食安風險報導與溝通上的問題,以期促進未來食安風險新聞之品質,有助於大眾對食安風險知識有更正確的認識。
本次工作坊首先由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致詞。周桂田指出,過去台灣較習慣於以實證科學為基礎之食安管制文化,又因事件發生時相關單位隱匿消息之作為而導致民眾不信任。有時專家或官員在轉譯科學知識的時候,也較沒有注意到民眾之觀感,例如說出「打疫苗一定會往生[1]」,因而造成恐慌。周桂田期待未來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能夠扮演科學家和新聞媒體間的平台,得以促成社會上民主、理性的科技風險溝通。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研究員陳璽尹接著介紹,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目前重點便是在建立專家與媒體網絡,並架橋專家與記者之溝通。包括已舉辦科學報導寫作課程、定期提供記者培力課程、請專家進行新聞回應以及科學新知介紹。未來將進一步建立起雙方的溝通平台。同時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也有直接面向公眾,設立臉書粉絲專頁發布活動與文章,以因應網路時代的公眾風險溝通需求。陳璽尹表示,專家要經營自媒體的話要注意風險,在網路時代,可能一個差錯,就遭到慘痛的教訓。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已於今(2018)年八月底參訪英國Science Media Centre(英國科學媒體中心),參考其運作模式。已經有不定期進行round ups(科學新知回應)與新聞回應的操作,希望能逐步建立與專家和媒體的合作信任度。基於之前舉辦的科學報導寫作課程,也將會產出報導指引手冊,供記者參考。
輔大廣告傳播學系教授吳宜蓁接著進行20分鐘簡報。吳宜蓁指出,在追求以科學為基礎的討論時,她建議常民的知識不應排除於風險溝通之外,屏東老農揭發餿水油就是很好的案例。吳宜蓁說,在當今網路資訊快速傳播的時代,無論政府或專家,需要建立正確轉譯科學知識成白話文的能力;或經由有公正性的第三方,進行轉譯工作,以作為後續民眾參與公共溝通的基礎,因為常民的知識也會有錯誤,或政府常常單向釋放資訊在網站上,但成效不佳。期待未來能加強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之合作。吳宜蓁另表示,在網路時代,專家也可嘗試建立自媒體進行公共溝通,但也要避免藝人化。
接著進行專家和記者的對話。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呂廷璋指出,專家通常很謹慎,不會輕易發表意見,而且相關資訊不足的話難以回答。呂廷璋表示,唯有自己擔任所長期間,因職責所在才出來發言。但新聞需要即時性,如果要解決結構性問題,當下的採訪發言只是針對當前現象,難以處理結構性原因。媒體要的是即時,但如果要談原因,需要時間,需要數據。可以參考EFSA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培養專家提供科學證據,但EFSA本身不參與決策。呂廷璋指出,如果政府要學EFSA培養專家,可能又被質疑,為何獨厚某些人,建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可以找專家跟媒體內部練習round ups(科學新知回應),也當作是訓練專家轉譯科學知識。專家比較不容易跟民眾直接對話。民眾關心的不一定是科學,像之前推的牛奶新鮮度標籤,從三顆星隨著時間會變成一顆星,科學上都可安全飲用,但是民眾只會想買三顆星的,然後質疑為什麼捐一顆星的給弱勢者?但其實一顆星的食品,在科學上並沒有問題。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蕭寧馨則認為,其實就科學界內部而言,透過共識建立規則,如系統文獻分析,與整合分析,可以篩選出好的,有共識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依賴專家個人經驗。有一些專家出來發言也沒有先準備資料。基本上如果是有data支持的科學知識,比較不會有爭議。蕭寧馨提到自己以前接受採訪時,有過不太好的經驗,但她並不會排斥媒體。她認為,比起有時間壓力的採訪,專家平時性的發表科學意見較有助於食安溝通,問題是專家平時也要花時間成本準備。蕭寧馨表示,歐盟EFSA已建立培養專家較好,專家最好像EFSA這樣,不參與決策,只提供科學意見。蕭寧馨說,不同領域專家之間就像在拼圖,把各面向知識組合起來。但最好的方式還是平時發表的科學意見,而非新聞採訪,有時候講很多被剪到剩一句話,甚至還被指定要說什麼。要把科學知識轉譯成白話,也是很有挑戰性。稿件的話,如果是雜誌的文章,會先看一下,一般媒體的話,比較不會。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指出,有一些名嘴型專家,因為民眾比較想直接知道到底能吃或不能吃,而不需要知道專業知識或其中的科學公式計算。以毒理學來說,只要有數據套入公式,的確可以做到計算出對人體有害或無害。有時候,超標但是無害,也是有可能。各學門分工差異,以及學科背景差異,即使同樣一個議題,專家之間看法也會有所不同,比方空氣汙染,公衛政策的看法跟做基礎研究的毒理學觀點也不相同。面對媒體方面,只要大方向沒寫錯,應該不需要再去審記者的稿。
進入綜合討論時段, 聯合晚報專題記者彭宣雅表示,對記者而言,每次遇到食安議題,很難判斷誰才是該議題真正適合的專家,以及該專家是否適合發言?她會期許自己,不只會找學界專家,也會去找產業端的專家,因為只有後者才知道現場狀況。官方開會常常會找符合需求的專家,不容易呈現多方論點。稿件方面,彭宣雅表示,只有無法確定正確性的部分才會跟專家確認,不然以記者的立場,不會先給專家看稿,只有長官能看。
華人健康網總編輯黃曼瑩提到,記者本身要注意不能標題殺人,也不能過度下結論。黃曼瑩說,她平時會上網找資源,追蹤不同專家的臉書,希望不要只集中找特定幾個專家。一些意見領袖因為願意迅速回答記者,且有密切聯繫,在報導時間壓力下,相對來說他們會得到較多採訪機會,但他們未必是該問題的專家。稿件方面,除非是交情夠,不然不會讓專家先看稿。但專家其實不用太擔心,可以多跟記者交流建立互信互相理解的關係,例如可以用line這樣的通訊軟體,來建立聯繫網絡。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表示,尋找對的專家的確比較困難,記者平常是會先去聯繫自己有的口袋名單。基本上不讓專家看稿,因為時間有限,張茗喧表示,一個做法是減少提出看稿要求的專家之篇幅,以減少對方疑慮。但如果對方願意信任記者的話,可以給對方更多報導篇幅。建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未來可以主動出擊開記者會,介紹觀點與新知給記者,且希望專家溝通的時候,多使用白話的比喻。例如,用引擎比喻心臟,以促進記者理解。有時候去參加研討會聽不懂時,如果有人能轉譯科學知識給記者也很好。
聯合報記者羅真表示,平常在尋找專家的確有困難,所以記者會透過聽演講、網路資料庫等去認識專家。並且會準備口袋名單,因為每天要處理的議題很多,遇到新聞會優先去找比較好聯繫的口袋名單。希望能有平台讓記者認識更多專家,例如今天來的三位專家,光是看系所名稱,實在不知道各位專家的專長是什麼,有時候上網去看專家資料也不能確定。
上下游記者林珮君表示,曾經有學者不太高興,因為記者在報導裡同時並陳田野專家的意見。當兩者的意見衝突,雖記者的目的是要併陳觀點、不是要故意針對學者,但後來找專家時的確有此顧慮。要把科學知識轉譯成大眾語言很困難,所以若專家願意提供意見給我們,我們都很珍惜。有時候專家了解理論與學界的想法,但不熟悉現場的實作情形,也會希望記者去追現場的東西。
主持人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表示,台灣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成立後,運作已經一年,也有若干心得。她表示,台灣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可以扮演專家與記者間的溝通平台,以服務新聞界在報導時,能有更多有根據的科學觀點。
當日與會者無論是專家或記者,都同意在進行食安新聞報導時,盡量不要固定採訪特定名嘴型專家。部分媒體記者也提到,每次想找到對的專家,或是專家要將科學知識轉譯成白話語言都相當困難,期待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成為架橋媒體與專家之平台,並促進科學知識的轉譯。無論是專家或記者,都歡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執行科學新知回應與記者會,以主動提供科學知識。最後,與會者一致認同,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可成為架橋專家與媒體的溝通平台,透過專家資料庫與媒體網絡的建立,轉譯科學知識,以及對專家與記者的培力,來促進台灣的食安風險報導品質。
[1]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表示,即使每年都要施打的季節性流感疫苗,也有少數人在接種後往生或是猝死,預計新流感疫苗開始接種後,也會發生類似情形,但施打疫苗利多於弊。(自由時報,2009/8/29)。「每天都要吃飯,每天也有四百人往生,難道因此不吃飯?」(蘋果日報,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