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 陳世英

*本文由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整理自研討會演講內容

研討會時間:2020 年 2 月 23 日
研討會地點:台灣大學醫學院
研討會名稱: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與 SARS-CoV-2 肺炎(武漢肺炎)研討會
演講名稱:新興感染症疫災之急診應變與感染管制

重點整理:

  • 疫病篩檢與動向處置的策略,應該要依照病人所在或來源社區的傳播程度,以及個人的接觸群聚等風險,來做不同的分流與應對規劃。
  • 初期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期,醫療體系應注意以下幾點:分級分流、採檢通報、感染防護以及重症負壓隔離。
    • 分級分流又可區分為風險分級與病人分流。病人分流的流程中,空間動線安排與節點去污管控至為關鍵,才不致減低了病人分流的效果。
    • 在疫病篩檢評估病人遭受傳染的風險時,在還沒有本土社區傳播的情形下,那麼最重要的是考量除了個人有無出現相關症狀(如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與該新興疾病潛伏期的長短外,配合病人來源地區當地的疫情嚴重程度,並做好完整的疫情調查,包括瞭解有無接觸確診與可能/疑似的病人,是一開始篩檢分流的最重要依據。另外在感染者中,也應該注意個別病人傳播疾病的機率與程度,例如明顯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病人,如果是新冠肺炎的感染患者時,其呼吸道的病毒量可能比輕症病人為高,因此在處置上必須更加小心而必須分流至獨立急救區處置。
    • 但若已有本土案例,就必須進到社區傳播的層次上來討論應對策略,此時的防治重點在於降低重症病人的死亡率,而非輕症病人的篩檢診斷。而要有效治療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的前提,必須醫療救護體系與照護病人的醫療院所能夠有效的運作,因此這時候機構與人員保護、整體的感染管制作為,與迅速明確的住院分流,就變成疫情嚴重度控制的關鍵。
  • 我們可以依照病人來源地區新興疾病傳播的嚴重度,將病人傳染的風險分為一到五級。第五級最輕微,而第一級最為嚴重。
    • 第五級:病人所在地區無個案,且無接觸來自發生疫情流行地區民眾。
    • 第四級:病人所在地區無個案,但曾接觸或有接觸來自發生疫情流行地區民眾。
    • 第三級:病人所在社區出現數個群聚感染,但個案上可追溯完整之傳染鏈。
    • 第二級:病人所在社區出現廣泛性群聚,個案無法追溯感染來源,但仍可維持地區醫療體系之基本運作。
    • 第一級:病人所在社區出現災難性疫情,出現大量感染病人,且造成或潛在造成該地醫療體系癱瘓。
  • 目前(2020/02/23)臺灣很可能處在第三級的前期,仍屬於疫情防堵期。故完整追溯傳染鏈是重要的疫情調查處置,追蹤已感染者在發病前後的接觸史並隔離檢疫相關接觸者,積極控制疫情避免社區出現廣泛性群聚,以維持地區醫療系統的運作。
  • 疫病篩檢分流策略在尚未出現廣泛社區群聚傳播時(如我國目前所處之狀況),社區診所應該主要為無明顯風險的病人進行發燒診治;而具中低傳染風險的輕症病人,應進入具有篩檢防護能力的醫院疫病門診接受評估治療;若有重症或高傳染風險,應進入具完整動線與防護規劃的急診;最後,病人一旦確診即應安排入住負壓檢疫病室隔離治療。
  • 但若已進入廣泛社區傳播時期,此時的重點在於減災控損,那麼社區診所或設立專門的發燒中心(community fever clinics)可以提供一般早期發燒病人的醫療服務;醫院門診則可以提供輕症發燒門診,提供持續發燒或多重共病發燒病人的診治;醫院急診則依據病人疾病嚴重程度與急診診斷作為住院分流的依據;醫院則應有感染專責病房,分別收治包括肺炎、未明原因、特定部位感染的病人。
  • 在急診處置中,社區中無發燒感染的其他急診病人(如心肌梗塞、急性中風、腸胃道出血……等),應安排於急診室的非感染病人治療區。不具呼吸道症狀的發燒病人,若有具肺炎以外的明確感染部位,可歸於低疫病傳染風險區進行治療;但若不具呼吸道症狀卻發燒的病人,或具呼吸道症狀但穩定的病人,則可分別歸於「未明原因發燒醫療區」及「疑似肺炎醫療區」進行醫療處置;最後,重症呼吸衰竭的病人,應進入負壓隔離急救室。
  • 簡單講,在社區廣泛傳播的減災期,應將病人分為五類,並有效分流病人的診治:
    1. 重症敗血衰竭類:應住加護病房,施行病毒採檢。
    2. 呼吸道感染類:應住肺炎病房,施行病毒採檢。
    3. 未明原因發燒類:應住發燒病房,施行病毒採檢。
    4. 其他部位感染類:應住感染病房,進行群聚監測。
    5. 非感染症性急症:應住專科病房,進行發燒檢測。

目前臺灣仍處於社區傳播的第三期前期,在疫情傳播還未上升之前,呼籲醫院與社區單位,及早做好準備。而民眾應勤洗手、出入醫療場所或密閉空間應戴口罩等,確實實施自身防疫措施。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