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臺灣食品安全事件頻傳,而在這些重大的食安事件中,媒體一直是社會大眾主要的消息來源,並在傳遞訊息的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然在專家與媒體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諸多結構性因素,導致雙方溝通出現阻礙,進而影響相關報導。

為釐清專家與媒體彼此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結構性因素,同時為縮短專家與媒體兩者之間的認知差距,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於3月21日舉辦以食品安全事件為例的「縮小科學家與媒體報導間的知溝」跨界工作坊,匯集不同層面的食安專家學者及走訪醫藥、食安線的第一線記者,針對雙方在溝通、互動過程中會面臨的問題點進行討論與交流,以期未來在食安報導上可以減少錯誤、增加更多科學認知,讓社會大眾對此可以有更多認識。

該場工作坊的主持人,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林照真指出,由於食品安全跟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力,加上食安在新聞中是一條新的路線,如何耕耘這個新領域?媒體在實際報導的過程中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專家跟媒體又該如何相互調整?這諸多的問題便需要專家與媒體共同進行討論。

【活動回顧】縮小科學家與媒體報導間的知溝食安跨界工作坊
受限於即時性與篇幅 媒體需與專家密切配合

透過不同案例討論以及經驗分享,呈現出需在第一線報導相關議題、面對層出不窮食安事件的媒體角度,所面臨的問題大致包含以下五點:一、由於從政府端無法確認新聞的真實性,所以媒體需尋求專家對事件的觀點;二、即時新聞所受到的時間壓力非常大,需在短時間內進行採訪、校稿、發稿等程序;三、每間新聞台有不同的立場,媒體主管也會有不同於第一線記者的要求,有時記者無法完全掌握自己報導的內容;四、不論是報紙還是電視新聞,都有一定的篇幅、長度上的限制,很難完整呈現專家的意見;五、食安領域所涵蓋的範圍很廣,面對議題時有時會不知道要找什麼領域的專家進行回應,且不同專家針對同樣的食安議題會有不同的看法與立場,媒體很難在短時間內判斷出應該要採信何種觀點。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表示,由於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一直給媒體會隱匿訊息、資訊不透明、長時間與業者有所往來的感覺,使得媒體在一開始就不信任政府所提供的資訊。同時陳雨鑫也說明,媒體對於政府的不信任感來自於長期的累積,如食品界很多都是閉門會議,媒體甚至連政策說明會也無法進場。不僅如此,在詢問相關食品業者或公會時,被拒訪的比例很高,甚至連匿名採訪也不願意,只會得到「不要寫我」的回應。因此媒體只能就自己所知道的尋找專家進行協助,且會站在比較質疑政府的角度出發。

中國時報記者倪浩倫提到,由於食藥署可能會在晚上8點,才突然公布消息,因此媒體需要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完成採訪、寫稿以及修改,所以時間上非常趕,需要媒體跟專家非常緊密的合作。民視記者劉俐均亦表示,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媒體會習慣性地去找好配合的專家,也因而形成報導中專家論述集中在特定少數人的現況。

蘋果日報記者蔡明樺則提到,在早期社會氛圍下,媒體會以聳動的方式來增加閱聽率。也因此在事件爆發後,報社內的長官會有一定的立場與判斷基準來決定該則新聞的報導取向。即使記者傳遞了專家較為客觀的立場,也可能因為與報導取向不同而無法出現在版面中。當時記者所能做的事情有限,也讓專家不太願意接受採訪;隨著時間推移,整體的社會氛圍逐漸在改變,報社長官也開始會調整報導取向,不再以單純製造恐慌為訴求,而是會將劑量、人體健康等觀念帶入報導中。

除了政府與媒體高層所帶來的溝通困境外,新聞版面的限制也是專家們不願接受媒體訪問的主要原因之一。劉俐均提到,由於電視新聞有長度上的限制,一則新聞需要在短短的一分半鐘至兩分鐘內結束,因此記者可能跟專家討論很多只能用簡短的一段話來呈現相關的專業知識。大愛電視台記者蔡怡琳也認為由於這些限制,使得專家難免有被斷章取義之感;需跟專家培養一定的默契,專家才能用最精簡的話來轉譯出他們想要表達的訊息。自由時報記者吳亮儀也建議,倘若專家能用一個明確、簡單的形容,同時量化出事件的嚴重性,對於媒體在傳遞訊息時會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由於食安新聞是在近幾年才開始越發受到重視,涵蓋範圍也廣,加上目前負責跑食安線的多是醫藥記者,因此找尋相關專家,成為各家媒體所需面對的挑戰。聯合報資深記者魏忻忻說道,由於醫藥有分科,找尋專家相對食安來說較為容易,心臟的問題就找心臟科醫師、腎臟的疑問就找腎臟科醫師,但食品裡面有非常多的層次跟環節,不太能確定要找什麼領域的專家進行詢問。

【活動回顧】縮小科學家與媒體報導間的知溝食安跨界工作坊
唯有了解科學不確定性並精準撰寫報導 才能提升專家受訪意願

面對媒體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現場的專家根據自身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一、在跟媒體溝通的過程中,會被要求回答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事實上科學含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存在;二、媒體在科學名詞上不夠精確,有時會忽略研究過程或是相關的科學極限,導致結論失真,進而引起民眾的恐慌;三、專家接受媒體的訪問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表達專家所欲傳達的內容,使得相關新聞出現理論錯誤、偏頗的狀況發生,也減低了專家接受採訪的意願;四、過度偏向某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但事實上從不同的角度、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首先提到就學者的角度來說,問題在於媒體能讓專家解說的時間有限,而且主要會關注於劑量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但事實上專家在估算上需要一定時間,且很多化學程式都有一定的過程,無法在短時間內解釋清楚、完整;當然專家也需要學習如何在短時間內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事實上這件事情有一定的難度存在。

陳明汝還指出,由於食安往往是跨領域的議題,且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專家只能說應該不太會有問題,但不會100%肯定絕對沒有問題,因為任何食物吃多了或多或少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再者專家不是萬能,不是所有問題都了解,但很多記者可能會沒有注意到領域差異,就立即打電話詢問。最後陳明汝提到,很多食安問題,應注重預防,以避免事件不斷發生,並透過食農教育提升消費者意識,才能讓整體的溝通往良好的方向邁進。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凌明沛則以自身擔任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交流溝通組召集人的經驗進行分享,由於食品分類細、牽涉的層面廣,很多從事相關產業、相關研究的人都不敢號稱自己是專家。尤其很多專家也害怕自己一時口誤會造成無可挽救的後果。上述原因使得專家們害怕接受媒體的訪問,同時也使得完整的專家資料庫較難以建置。

其次,凌明沛也發現很多溝通上的問題來自於錯誤訊息不斷的傳遞,因此她建議媒體要透過精準的文字來傳達給民眾;一方面避免打擊做得好的相關產業,另一方面也避免造成民眾的恐慌。以癌症為例,很多報導都會使用「恐致癌」來當作標題,但事實上有些物質就是不太會導致癌症的發生,而當然有些物質是真的會致癌。由於每個癌症所造成的死亡率也不盡相同,唯有在報導時準確表達,才能有良好的互動並改善當前的溝通問題。

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許庭禎則認為,媒體有時候在處理文章上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後,便較少去關注事件背後的因果關係,而這樣的方式也會讓專家害怕與媒體進行接觸。他提到專家們很願意在校園中解釋他們的所學所知,也很努力想幫學生釐清問題所在,但當面對媒體時總會有諸多的考量。加上臺灣目前很多所謂的食安事件,其實是食品業者違法行為所造成,跟食品本身有急性健康危害的食安事件有所不同,從而降低專家接受訪問的意願。

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同樣提到,其實在臺灣的食安事件中,真正會造成人體傷害的事情極少,大部分的食安事件源自於誤用或故意使用,否則就是起因於衛生環境;而之所以會有這些現象的產生,大部分是基於成本的考量。另外姜至剛也強調如何討論風險的重要性,由於從專家的角度所提出的想法大部分是以科學為基礎,但在風險分析的架構下,科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因此他認為在討論的過程中不談劑量和暴露量是很危險的,因為就算是天然食品也可能含有毒素。同時他也認為,由於民眾不了解檢驗與調查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往往希望很快能獲得一個確切的答案;這部分也期望媒體在傳播資訊的過程中,能讓民眾了解所需花費的時間,以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除了自然科學面向的專家外,此次工作坊也邀請研究媒體傳播、風險傳播的學者一同出席。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邱玉蟬分享之前的相關研究結果,我國之前爆發問題澱粉事件時,消息來源有近50%集中於單一專家的論點,可能是因為媒體不知道誰是專家,或是找不到專家願意回應。但如上所述,每個專家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若只呈現特定的立場,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問題。她也建議倘若專家不願意接受即時報導的限制,也可以透過投稿的方式,以較完整的篇幅來表達,同時媒體也可以藉由投書來累積、找尋專家。

【活動回顧】縮小科學家與媒體報導間的知溝食安跨界工作坊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期望透過雙邊對話 建構新的風險溝通里程碑

在工作坊的第二階段,雙方進一步討論媒體所需的支援,以及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所能提供的協助。媒體一致認為由於新聞稿內一定要有客觀的第三方,才能使整個報導更加完整,因此需要與專家密切的配合,且最好能訪問到不同面向的專家。

吳亮儀提到,由於媒體在時間緊迫的壓力下,不見得有額外時間自行搜尋資料,魏忻忻亦認為倘若沒有人幫忙解讀相關資訊,將無法掌握正確性。同時劉俐均也提到,因為對於民眾來說專家的可信度較高,所以記者一定需要專家,不太可能由記者自行說明。倪浩倫進一步說明,由於食安的報導重點往往在於對人體的危害性,在此情況下會非常需要專家來幫忙判斷;但這個判斷又不是這麼的容易,因為常常面臨報導太輕微會被指責圖利廠商,報導太嚴重又怕引起社會恐慌的兩難。

除了記者難以判斷資訊的正確性外,需要專家進行協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來自於政府。正如蔡怡琳提到的,一來由於食安事件往往牽扯到道德跟信任層面上的問題,二來也是因為政府的檢驗有一定的侷限性存在,因此希望透過專家來解釋背後的原因。

但除了提出需要專家的協助外,陳雨鑫也點出了與專家合作的困難之處。在與專家合作的過程中,專家為避免報導所產生的誤解,會希望可以在新聞出版前先看過相關的內容,;但新聞有時效性的考量,有時因雙方在語句表達上的差距,在一來一往間新聞便失去了他的價值;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倘若專家沒有辦法用較精準、簡短的詞語來表達,便會在轉譯過程中出現問題。

與會的專家則對媒體的報導提出了看法,姜至剛認為要媒體去判斷相關的資訊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存在,但媒體在報導時仍應具備相關基本知識以及風險的概念。透過數字進行報導,的確能讓民眾比較輕易的閱讀,然而事實上超標跟中毒兩件事情是不一樣的;超標是行政管制上的問題,但在報導中這兩者經常會被劃上等號,因而造成錯誤消息的傳遞。許庭禎也提到,由於食安議題的門檻較低,多數人對食安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專家的訊息很容易失焦或傳達錯誤。凌明沛建議,媒體在訪問時可以從分析濃度的專家為第一優先,並陸續詢問風險、劑量以及毒理的專家,以廣納不同面向的意見。

工作坊的尾聲,大家一同對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提出了建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致力於成為跨領域的溝通平台,透過不同領域專家資料庫的建立,以及相關科學資訊的彙整,來傳遞多元的科學訊息。同時透過工作坊及相關課程辦理,一方面讓專家與媒體進行交流;一方面也讓媒體有在職進修的機會,並希望未來在專業上能夠互相對話,讓報導在專業上、客觀上、知識上有更多的建構。

工作坊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