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陳璽尹

2009年6月,彼得.西桑斯(Peter Sissons)從英國廣播公司(以下簡稱BBC)退休,告別他在BBC二十多年的新聞生涯。這些年來,西桑斯曾擔任記者、廣播新聞主持人、第四頻道(Chanel 4)的新聞主播,他在播報台上的身影極具時代意義,新聞同仁無不懾服於他臨危不亂、清晰而沉著的播報姿態。唯有一次他遭受輿論批評,是2002年英國女皇的母親逝世,他正襟危坐在主播台上向全英國人民宣告與皇室同哀的消息,卻不及換上黑色領帶,那條他繫在前胸的勃根地酒紅色領帶,在全國哀悼的同時,成了批評者不願放過的標的。

2011年,西桑斯出版回憶錄《當一扇門闔上》(When one Door Closes),[1] 一改BBC當家主播可靠沉穩的姿態,大力抨擊BBC,以最嚴厲的口吻指稱「BBC成了氣候變遷狂熱者的宣傳機器」,他認為在BBC新聞台,政治正確與否的重要性,已經高於對新聞最基本的要求。剛開始他不滿氣候變遷的報導只說著「全球暖化正在發生」的故事,他認為環境記者忽略了氣候系統的複雜多變,只消用典型的兩分鐘剪輯便完成報導。西桑斯後來更不滿支持全球暖化的篇幅,遠大於反對者的聲音,在書裡他說反對氣候變遷的篇幅「實際上根本是零」。他認為不論反對者的聲音多麼邊緣,都應該被聽見、在報導中佔有一席位置。他說:「對我來講,最讓人擔憂的,是全球暖化這題,它政治正確凌駕新聞價值的頻率在過去十年不斷增加。」

事實上,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每年都重複驗證這影響全球的現象確切發生,且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持續擴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1988年成立,[2]這個專門小組每年審視全球的氣候變遷科學研究,並做出當時決議;1990年,第一份報告書即指出,[3] 當時的科學模型發現全球溫度逐年增加,只是模型所預測的時間和程度仍不確定,呼籲要跨國合作才能更理解全球暖化並減緩暖化速度;聯合國於1997年簽定「京都議定書」,具體訂出全球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

 

曲棍球棒曲線與駭客攻擊

1990年代末,科學證據逐漸累積、茁壯,在在指出全球暖化是不爭的事實。1998年,剛從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拿到博士學位,正在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麥可.曼恩(Michael Mann),與同事共同發表一篇期刊論文,[4] 他們利用樹木年輪資料所建造出的氣候模型,可往回窺探六個世紀的氣候改變。這個模型計算出溫室氣體濃度、太陽輻射、火山氣懸膠體等因素,都促成了前四百年的氣候變異;但20世紀以來,很可能推升全球溫度的主要原因,是疾速上升的溫室氣體濃度。這篇發表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論文,很快獲得學界與媒體的注意,文中呈現的氣候變化圖表,也有了全球知名的稱號,為「曲棍球棒曲線」(Hockey stick graph)。

這份研究的成果直指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是肇因氣候暖化的元凶,又稱人為氣候變遷論(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在有更多證據支持這個結論之前,這篇論文已掀起學界與媒體的討論。最積極挑戰這一研究結果的,無疑是首當其衝的化石燃料產業。西桑斯在BBC退休前的那十多年,正是這篇論文發表後,支持與反對全球暖化的陣營互相拉鋸的關鍵十年。西桑斯對全球暖化的懷疑,並非毫無來由。

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七)氣候懷疑論者的養成手記

圖一:左為著名的曲棍球棒曲線,20世紀開始急速升溫的全球溫度,被認為是人類活動的碳排放所導致。右為氣候科學家麥可.曼恩與他用來建構氣候模型的樹木年輪。[5]

就在西桑斯宣布退休後的幾個月,2009年年底,聯合國根據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即將召開第十五屆締約方會議(COP15)。會議前幾週,幾千封電子郵件和檔案資料夾被駭出,複製到多個網路位置。駭客攻擊的單位是東安格里亞大學氣候研究小組(Climate Research Unit,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伺服器,竊取了跨國氣候科學家的書信往來,也包括他們的實驗資料。首先揭露這些內容的,是氣候變遷懷疑論者詹姆斯.德林波爾(James Delingpole)。德林波爾是英國的記者、政治評論家與小說家,他在2009年11月20日的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發表文章<氣候門:人為氣候變遷的最後一根棺材釘?>,[6]借用最廣為人知的醜聞事件「水門案」(watergate),為這些電子郵件起了易於記誦更易於傳播的名字。

文中,德林波爾「舉證歷歷」,說明氣候科學家如何操弄資料,指稱人為氣候變遷是捏造出來的陰謀。他摘取了電子郵件中的段落,包括曼恩說自己用了點「小伎倆」(trick)來整理資料等。德林波爾捕風捉影排版了這些私人信件的片段,並加以點綴,提到「其實地球正在降溫」,而且「轉換綠能會提高稅額並增加電費」;他認為,人為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其實是科學家偽造的,目的是獲取龐大的政治利益與金錢報酬。

 

氣候門的強大金援

可以想見,2009年第十五屆締約方會議在「氣候門」文章發表後的十天召開,在哥本哈根的會議現場,媒體的關注焦點都圍繞著「科學家的陰謀」打轉。原本就仰賴政治折衝合作的氣候變遷議題,這次不只是角力,雙方陣營所牽涉的利益結構,也一次浮上了檯面。2010年,英國下議院的科學與技術委員會(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調查整起事件,宣布並無捏造與不法;另一由多位科學家聯合組成的獨立調查小組,也沒有發現任何缺失。但為時已晚,由BBC主持的民調結果顯示,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英國民眾同意「氣候變遷大多是人為造成」的比例,從50%降至34%;而這一結果也與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相符:2009年的下半季,氣候變遷懷疑論者的比例顯著上升了。

自從曼恩發表了曲棍球棒曲線,到氣候門事件爆發,已經過了十年。這十年來,支持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期刊文章,重複說著同一個故事:整體而言,地球在增溫,而且沒有停下的趨勢。但隨著科學證據愈清晰,懷疑論者的聲量也愈響亮。這群「反對全球暖化」的人,其實沒有提出任何一篇挑戰全球暖化的科學研究論文,但卻能成功販賣懷疑,動搖大眾認知的氣候變遷。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環境社會學家萊利.唐萊普(Riley E. Dunlap)和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政治學者彼得.雅克(Peter J. Jacques)發現,[7]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又或稱氣候變遷否定論者(climate change deniers)的論述,主要的傳播渠道是大眾出版書籍。他們繞過了需要同儕審查的科學期刊,用更平易近人的語言來包裝懷疑,利用出版網絡散播出去。

這篇由上述兩位學者於2013年發表的研究發現,1982年有一本以早期氣候科學為基底的書籍,討論二氧化碳可能對大氣的助益,除此之外,一直到1988年都無任何挑戰氣候變遷的書籍出版;但1988年聯合國成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後,幾乎每年都有個位數的類似出版物,直到2007年,每年有十多本,氣候門事件發生的2009年,出版了21本。這些書籍作者有的是自然科學背景,有的專攻政治社會學,他們直接對民眾說話,提出的論述皆以「懷疑」為核心,由化石燃料產業資助的保守派智庫為後盾,大量產製科學不確定性,認為現在的科學證據還不足夠、不能驅使政府制定氣候政策。

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七)氣候懷疑論者的養成手記

圖二:唐萊普和雅克研究中,整理的氣候變遷懷疑論大眾書籍數,Y軸是出版書籍數,X軸是年份。[8]

平衡報導的危險

氣候變遷否定論者的論述方式,不是提出可供同儕審查的研究;他們質疑氣候科學的資料和研究方法,攻擊氣候科學家的誠信來強化煽動力道。氣候變遷懷疑論者質疑地球是否真的暖化,質疑人為活動是導致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也質疑氣候暖化的嚴重性。從1990年代末到2011年,西桑斯經年累月懷疑氣候變遷真實性的時間點,正是保守勢力不斷增強影響力的關鍵幾年;在英國科學媒體中心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的經驗中,西桑斯認為氣候變遷報導沒有涵蓋到氣候變遷懷疑論觀點是無稽之談。就在西桑斯出版回憶錄的後兩天,福克斯在BBC專欄上直接回應。[9] 她說,科學媒體中心處理氣候變遷的八年來,從來不缺記者基於「平衡報導」的立場,要求訪問懷疑論者。甚至,她也細數了多位BBC讀者熟悉的懷疑論專家,他們即時提供記者平衡報導的需要。

福克斯再次提醒,科學報導中無論如何都力求平衡觀點是危險的。她說,「對我而言,過去十年裡,科學報導的挫敗就在於當時英國社會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生醫科學界有一半的學者不同意MMR疫苗是安全的;但事實上不是。」福克斯認為,報導的確需要多元聲音,像是重要的事情如氣候變遷的影響地區與程度、長遠的應對規劃,以及科學界真正的辯論。未經深思的平衡報導容易讓大眾錯認「科學界的共識」,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的環境科學副教授馬克斯威爾.博伊可夫(Maxwell T. Boykoff)認為,當大眾媒體錯誤再現了這些科學門外漢的觀點,便是誤導了大眾和政策制定者,使這些社群花費珍貴的力氣辯論虛幻議題,對整體社會毫無益處。[10]

2012年,曼恩出版第一本大眾書籍,[11] 說明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研究限制、方法和重要性;也一次回應了氣候門事件的始末,包括氣候科學家如他自己這些年遭受的攻擊甚至死亡威脅。自從2009年氣候門事件以來,氣候科學家學習離開熟悉的學術領域,使用大眾語言溝通科學發現,他們接受媒體專訪、參與紀錄片、發表專欄文章,將大眾誤解氣候科學的危機,轉為重述科學事實的機會。英國科學媒體中心趁著全球媒體都在關注氣候門事件的浪潮上,邀請頂尖的氣候科學家舉辦記者會,正面回應記者的詢問;當媒體錯誤報導,即時發布正確消息;面對科學不確定性也不回避,「不要冒著不誠實和過度宣稱的風險,」福克斯說。一旦科學家與媒體的管道暢通,才有機會真正扭轉偏見與錯誤。

出版曲棍球棒曲線至今已二十年,將近九成以上、數千篇的研究論文都支持人為氣候變遷理論;[12]2019年5月,英國衛報的報導指引認為「氣候變遷」已不再適用現實狀態,應該改為「氣候危機」或「氣候緊急情況」(climate crisis or climate emergency)[13] 才能反映全球面臨的威脅。時至今日,回望曼恩等人被惡意指控的信譽問題,再回首大眾出版書籍所傳播的懷疑論點,只是再次顯示了科學因為困難,而讓傳播更為艱困,使惡意和錯誤能趁虛而入。報導如何重現真實,科學家如何克服溝通門檻,而讀者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識讀能力,將是資訊爆炸的今日,沒有人能輕忽的重要問題。

註釋:

[1] Sissons, P. (2011). “The BBC became a propaganda machine for climate change zealots, says Peter Sissons… and I was treated as a lunatic for daring to dissent”. The Daily Mail, 2011/02/09. 2020/01/20檢閱
[2]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介紹。2020/01/20檢閱。
[3] Houghton, J. T., Jenkins, G. J., & Ephraums, J. J. (1990). “Climate change: the IPCC scientific assessment.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 Cambridge Univ. Press.
[4] Mann, M. E., Bradley, R. S., & Hughes, M. K. (1998). “Global-scale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past six centuries”. Nature, 392(6678), 779-787.
[5] Brumfiel, G. “Academy affirms hockey-stick graph”. Nature 441, 1032–1033 (2006) doi:10.1038/4411032a
[6] Delingpole, J. (2009). “Climategate: the final nail in the coffin of ‘Anthropogenic Global Warming?” The Daily Telegraph, 20.  2020/01/20檢閱
[7] Dunlap, Riley & Jacques, Peter. (2013). “Climate Change Denial Books and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7. 699-731. 10.1177/0002764213477096.
[8] 同註7
[9] Fox, F. (2011). “Why Peter Sissons is wrong about BBC climate coverage”. The BBC, 2011/02/08.  2020/01/20檢閱
[10] Boykoff, M. T. (2013). “Public Enemy No. 1?”.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7(6), 796–817. doi: 10.1177/0002764213476846
[11] Mann, Michael E. (2012). “The Hockey Stick and the Climate Wars: Dispatches from the Front Lin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2] Cook, J., Oreskes, N., Doran, P. T., Anderegg, W. R. L., Verheggen, B., Maibach, E. W., … Rice, K. (2016). “Consensus on consensus: a synthesis of consensus estimates on human-caused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1(4), 048002. doi: 10.1088/1748-9326/11/4/048002
[13] Carrington, D. (2019). “Why the Guardian is changing the language it uses about the environment”. The Guardian, 17.  2020/01/20檢閱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