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引言:全球暖化,大家都會很快地連結到海平面上升的現象。但人類活動而排放的溫室氣體,具體是如何影響海平面上升的呢?學者除透過觀測海洋暖化情形,也用電腦模型重建過去的海洋溫度,推測影響海洋暖化的原因。這篇研究告訴我們,以大西洋為例,有一半是因為遠洋運輸所帶來的效應喔。來看看學者如何面對海洋暖化的議題!

海平面上升只是因為冰山融化,還是遠洋運輸也有貢獻?

氣候系統中,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多餘的熱能多由海洋來吸收,使地球接受到熱量又回饋於大氣系統的過程中,熱能收支其實不平衡,海洋積蓄熱能而產生熱膨脹,引起海平面上升。要以「海水溫度」來觀察人為暖化程度的方法,主要取決於能多準確估算過去的海洋熱含量(ocean heat content, OHC)。1990年代以前,大部分的海洋溫度觀測值至多僅測量到海平面以下700公尺,不足以準確估算全球的海洋暖化狀況。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發表一篇最新研究,牛津大學學者扎那(Laure Zanna)教授將1871年以來的海洋表面溫度與環流電腦模型結合,重新建構了全球海洋的整體深度範圍,計算過去150年間海洋吸收熱能的情況。這套估算模型結合了海洋內部的溫度觀測值,以及更長時間的海洋表層溫度觀測值,還有不受時間影響的遠洋運輸過程之一套函數公式,最後得出1955-2017年間的數值,與現有3D海洋溫度觀測計算出的直接估計值差不多。

本研究確實估算出了自1871年起至今的海洋總含熱量,且這一重建模型計算出1921年至1946年海洋所吸收的熱量,與已有較完整觀測值的1990年至2015年期間一樣多。透過此套估算模型與直接估計值的比較,該研究也推斷,在1955-2017年間,大西洋暖化與低緯度至中緯度海平面上升的現象,有一半是基於遠洋運輸引發的熱輻合(heat convergence)變化所產生。

研究原文:

<全球海洋蓄熱及運輸的歷史重現>
Zanna, L., Khatiwala, S., Gregory, J. M., Ison, J., & Heimbach, P. (2019). “Global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Ocean Heat Storage and Transpor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08838.

專家怎麼說?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林幸助教授,為我們解釋這篇論文的要點與價值,並提出臺灣要如何嚴肅看待氣候變遷議題的具體建言!

2019年05月13日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林幸助教授

海洋佔地表面積71%,因此人類活動排放溫室氣體所產生多餘的熱,預期很高比例會由海洋吸收,導致海水熱膨脹及海平面上升。在1990年以前,海水溫度的觀測多只能觀測到700公尺以前的變化,因此不清楚海洋吸收多少熱含量,無法了解海水的暖化狀況,更無法推測海水溫度對海水熱膨脹及海平面上升之影響程度。此篇研究運用電腦模式,輸入長時間海洋表層溫度觀測值,以及深層海水溫度觀測值,並考慮各大洋間海水的傳輸量,估算並解析從1955~2017年間海洋所增加的熱含量,模式估算結果與實際觀測結果相符。

該研究較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大西洋暖化與低緯度至中緯度海平面上升的現象,主要可能是由大洋間海水傳輸的熱輻合變化所導致,而非單純直觀由海水熱膨脹所引起。

然而,此研究建構之模式是全球尺度,主要在估算並解析從1955~2017年間增加之全球海洋熱含量,是否能降尺度運用在台灣周遭海域,需要再深入評估。但是此模式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地區之影響因素可能不同,並非單純只是海水熱含量增加導致熱膨脹而已,因此極有可能低估了不同地區海平面上升之程度。有鑒於此,政府及研究單位應該要有考量本土海岸地形與環境,甚至地區性洋流或水團(water mass)流況之海平面上升推估模式,應該將未來氣候變遷引起之(如海水酸化等)可能影響或加乘效應考量進來,配合監測資料同步修正模式,才能建立適用於國內之海平面上升之推估模式,進而在氣候變遷調適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臺灣除了擁有熱帶三大海洋沿岸生物多樣性熱點的珊瑚礁、紅樹林與海草床外,也擁有漁獲生產力旺盛的河口潟湖與鹽澤生態系。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與沿岸濕地(含泥沙灘、河口潟湖、鹽澤、岩礁、藻礁等)之間具有極高的連結性,可視為鑲嵌式沿海棲地,意即失去其中任一棲地便會牽連到其餘的棲地。規劃管理方法時,應著重於維繫其連結性、增強棲地韌性與回復力,維護沿海保護區及漁獲生產量,以面對氣候變遷導致的衝擊。為因應氣候變遷,海域生態調適措施建議:

  1. 將海洋生態系統因應氣候變化的調適措施列為國家施政的重大政策。
  2. 改善沿海地區綜合管理制度,以降低現存人類活動的直接衝擊。
  3. 強化公權力與法律,加強管理和立法,以確保永續利用與保育沿岸生態系。
  4. 厲行迴避、減輕與補償之保育措施,實施並促進有助於沿海棲地適應氣候變遷的方法。
  5. 進行政策制定單位、學界研究機構和管理人員等之跨領域溝通協商。
  6. 委託地方團體在地管理沿海棲地。
  7. 寬列資金支持有系統且長期的基礎科學研究。
  8. 強化地區性的人為影響研究。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