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適逢世界地球日第50週年,台灣科學家發起連署回應2019年11月《生物科學》期刊刊登的〈世界科學家們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一文,這是首次台灣自然科學家一同站出來、以具名連署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呼籲氣候緊急狀態已是科學界公認的科學事實。全世界正在面對COVID-19疫情危機,但氣候緊急狀態同樣迫在眉睫。許多國際組織與智庫仍不斷呼籲,氣候緊急狀態帶來的災難與新冠肺炎本質相同,具高度不確定性、擴散迅速、會衝擊不同領域,一旦發生便難以回復,我們需如應對疫情一般,從政府、企業、到社會,採取整體性的改變與解決方案。(延伸閱讀:百位台灣科學家連署 呼籲正視氣候緊急狀態 記者會前新聞稿)
本次連署由七位長期關心氣候變遷專家發起,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計畫主持人、臺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表示,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在此次連署中協助發起人,扮演專家間的跨界知識串連平台,本次共有來自82個學研單位、143位專家參與連署。他指出,一向以科技發展治國的臺灣,多數政策決策者與社會菁英僅視氣候變遷為環境議題,仍未能警覺氣候緊急狀態對經濟、社會的重要性。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說明全球氣候已邁入緊急狀態,不僅是國際科學界的呼籲,也是台灣科學家的共識。從2018年起至今國際研究無不指出,氣候變遷是現今人類急需處理的重大威脅,必需採取實際行動,減緩氣候變遷。臺灣就環境與地理位置上屬於脆弱國家,需立即反應才能應對氣候緊急狀態的急迫威脅。
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指出,暴潮與巨浪等極端海水面災害,使海水更靠近海岸防線,海水倒灌、國土流失、衝擊生態機率上升,威脅沿海人口密集區的經濟與民生安全。透過不斷監測海岸與災害狀況,可強化情境模擬與數據分析。落實海岸保護區緩衝功能,加強海堤高度、降低波浪能量的消能設施,減緩極端災害影響。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許正一說明,土地在全球暖化的角色被低估。土地會因為土壤類型、利用方式、是否受到污染劣化等原因,影響儲碳能力。不同土壤碳儲存能力雖有差異,但臺灣擁有極高的土壤多樣性,可善用優勢,整體性規劃永續土地管理策略、積極減碳。同時也應注意,不當的土地利用帶來的負面影響。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林俊全表示,台灣海岸地帶的環境污染、土地資源使用衝突、海岸地形破壞問題嚴重,面對氣候緊急狀態的威脅,除了氣象災害,因災害引發的暴潮、海水倒灌也嚴重衝擊民生。國際學界陸續推動永續海岸管理策略,台灣應立刻跟上國際步伐。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提到,海洋是碳捕捉與儲存的重要場域,因此藍碳近十年成為學界關注焦點。特別是只佔海洋面積不到2%,卻累積高達50%海洋儲碳量的海岸濕地,包括紅樹林、海草床及鹽沼,是落實減碳行動不可忽視的區塊。
周桂田最後表示本次記者會,凸顯不同領域科學家對氣候緊急狀態共同的重視與呼籲,政府應積極回應科學家們的呼籲。在氣候議題上,如同這次COVID-19超前部署,台灣也應對氣候緊急狀態快速展開行動,展現政府、企業與民間彈性、創新的韌性與做為全球公民、社會與國家的強勁量能。
目前國際連署仍持續開放,若有意願歡迎至此連結連署。
signed-List
文章備註
版權聲明: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