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近期許多報導引用一篇「比較SARS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在氣溶膠[註1]與表面的穩定性」的研究,提到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為確保餐具衛生,開放餐飲業者使用免洗餐具或一次性餐具,許多餐廳原先提供可重複清洗的餐具,改為提供免洗餐具,以降低傳染風險,導致部分地區出現紙類、塑膠回收量大增的狀況[1][2]。

許多餐廳裡的免洗餐具擺放在店內固定位置,供顧客自行取用,或直接暴露在空氣環境中,使用免洗餐具是否真的能降低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參考該研究結果,若病毒藉由飛沫沾附在暴露於環境中的塑膠和紙類免洗餐具上,是否反而增加新冠肺炎傳播的風險?

研究摘要: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的尼爾傑·範·多雷瑪倫(Neeltje van Doremalen)、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與美國多所大學實驗室於4月10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共同發表了一篇研究,「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

研究分析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和SARS冠狀病毒(SARS-CoV-1)在4種不同物體表面與氣溶膠中的穩定性。發現在氣溶膠中,3小時內可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銅表面上是4小時內,紙板表面上是24小時,在塑料[註2]和不銹鋼表面上則是2至3天內都可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兩種病毒在不同物體表面的穩定性相似。

參考文獻:

相關報導與討論:

專家怎麼說?

2020年05月13日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王姿乃

本研究測定SARS‐CoV-2和SARS-CoV-1兩種冠狀病毒在五種環境條件下(氣溶膠、塑料、不鏽鋼、銅和紙板),在不同時間點的病毒力價[註3],以瞭解兩種病毒在氣溶膠和不同材質表面穩定性。由環境採集的樣本盡可能模擬實際病患,以qPCR複製周期閾值[註4]介於20和22,與來自病患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病毒量(viral load)相近[6],所有實驗測量皆為三次重複的平均值。

研究發現,在實驗條件下SARS-CoV-2的穩定性與SARS-CoV-1相似,這表示兩者並非因為停留在物體表面時間不同,而造成流行病學特徵的差異,像是新冠肺炎患者在上呼吸道病毒量高,以及患者具有無症狀傳播的可能性等。研究推論「SARS-CoV-2是經由氣溶膠和重複接觸的物體表面來傳播」應是合理的,因為該病毒可以在氣溶膠中保持感染力達數小時,甚至可以在塑料和不繡鋼表面上長達數天保持感染力。這篇研究的實驗條件,是在實驗室中使用霧化器建立一個氣溶膠的環境;並將實驗室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控制在21至23°C與40%,測試病毒在銅、紙板、不鏽鋼和塑料等物體表面的存活力,觀察七天。這篇研究發現若在不同環境及溫濕度的條件下,病毒存活時間及感染力可能會有差異。

香港大學最近(2020/5/1)發表的研究中[7],測試病毒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傳染力,發現在56℃高溫環境下30分鐘,可讓病毒失去傳染力,但近期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y)則發現56℃仍無法消滅大量病毒,而是需要加熱至92℃維持15分鐘較能有效殺滅病毒[8]。

由於迄今台灣已達32天無本土個案(2020/5/14),社區相對安全且應不存在高濃度病毒的環境,所以餐具正確洗淨並以大量流動性自來水沖洗之後,再進行高溫殺菌,即可大幅降低民眾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至於免洗餐具,製造商無法確保在製造及包裝的過程為無菌,且無法保證存放及運輸過程中不被污染。若店家或攤販沒有流動性自來水可大量沖洗餐具或高溫殺菌的設備,民眾若能攜帶自己的環保餐盒和餐具,則可兼顧環保及安全性。

 

相關利益聲明:無。

 


註釋:

[註1]氣溶膠:也稱為氣膠,是泛指懸浮於空氣中的微小固體或液體顆粒,如粉塵、霧、煙、PM2.5、真菌孢子、飛沫,以及臨床治療呼吸道疾病的吸入型藥物等。在傳染病防制中則區別「飛沫傳播」與「空氣傳播」,前者是以飛沫(大粒徑的氣膠,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極短)爲媒介,後者以比飛沫更小的氣膠形式懸浮在空氣中。[3] [4] [5]
[註2]使用的塑料材質為聚丙烯 (PP; polypropylene)

[註3]病毒力價(virus titer):在微生物學中,指的是病毒有效感染需的病毒量,力價的高低代表病毒感染的能力。病毒試驗無法得知病毒的絕對數量,而是以感染單位表示結果,一感染單位為有效感染所需之病毒量。此篇研究使用的定量試驗為50% 組織培養感染劑量(TCID50)。

[註4]qPCR複製周期閾值(threshold cycle,簡稱Ct value),是指 PCR 反應樣本擴增的生成量能夠通過閾值(threshold)對應的複製周期數(cycle number)。理論上,PCR 反應是以最佳效能2n 進行擴增,若是以擴增 20 cycles 為例,產物會以 2的20次方進行對數增加。

 


參考文獻:

[1] 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一般廢棄物管理科

[2] 聯合報,我們甩掉的免洗餐具 為何跟著新冠病毒回來了

[3] 台灣氣膠研究學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Aerosol Research, TAAR),[新聞稿] 病毒如何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

[4] 長庚醫訊,從COVID-19 談「飛沫」對人體的健康威脅與預防

[5]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研究證實精油可以抗病毒」即時回應

[6] Zou, Lirong, et al. "SARS-CoV-2 viral load in upper respiratory specimens of infected patie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2 (2020): 1177-1179.

[7] Chin, Alex, et al. "Stability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edRxiv (2020).

[8] Pastorino, Boris, et al. "Evaluation of heating and chemical protocols for inactivating SARS-CoV-2." BioRxiv (2020).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