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在2020年7月16日,國際疼痛研究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40年來首次正式修訂了「疼痛」的定義,並在5月23日發表在醫學期刊《疼痛》(Pain)上。從1979年定義「疼痛」以來,國際疼痛研究協會首次重新評估了疼痛的定義範圍並增加六項註釋。
自1979年,IASP定義「疼痛」以來,已被疼痛領域的醫療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廣泛接受,並被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數個專業、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採用。近年來,疼痛的相關研究不斷發展,對疼痛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許多專家提出應該重新評估定義並修改。IASP在2018年成立了一個14名成員的跨國特別工作組,由疼痛相關的臨床與基礎科學領域專業人員組成,評估當前的定義和註釋並提出修改建議。工作小組最終建議修訂疼痛定義與增加了六項註釋。修訂後的定義與註釋在今年被IASP理事會一致接受。

相關報導

專家怎麼說?

2020年8月10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建璋

疼痛是一個使人產生不愉悅的感受,國際疼痛研究組織(IASP)在1979 年將疼痛定義為「疼痛是實際、潛在的可能性組織損傷或描述性傷害所引起的不愉快感受與情感體驗」[1],經過40 年來國際疼痛研究組織首次針對疼痛的定義進行修訂,疼痛為「是實際或潛在的可能性組織損傷或與其相似之不愉快感受與情感體驗」[2],而我國衛生福利部在2019年12月更新的「整體疼痛症狀照護及指導方案指引」,將疼痛定義為五大特性:主觀的、多維的、負向的、損傷的、難言的,疼痛是高度主觀的,並兼具感覺、認知與情感成分[3]。透過上述修正都明確顯示疼痛是更為主觀的,以人為本,病人表達有疼痛即為疼痛,因此疼痛涵蓋更為廣泛,包含了實際傷處及精神層面

疼痛定義的改變對現今臨床常用的疼痛評估量表暫時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評估量表本來就是以病人對於疼痛的自我判斷來給分數,但未來應該加入一些參數去了解病人生理及心理層面。目前對疼痛的診斷確實缺少心理層面的分析,若要針對新修訂的疼痛定義來治療病人,可能需要增加疼痛專科醫師一些精神醫學的專業訓練,或是疼痛病患同時要接受疼痛醫師和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及治療。同樣的,參與疼痛病患治療的精神科醫師也要接受額外的疼痛醫學的訓練。

基礎醫學研究中,小鼠是最常研究疼痛的動物模式。疼痛的基礎研究比較常見的為發炎疼痛、神經疼痛、肌肉疼痛等動物模式,對於精神層面的疼痛研究比較難進行動物實驗。另外,基礎疼痛研究的難處在人無法分辨動物是否疼痛,通常只能透過冷、熱、機械力等刺激,分析出小鼠的行為或生理變化,但是這類的分析與臨床診斷上還是不同,最大差別是臨床可以直接詢問病患疼痛的感受。近年來許多研究嘗試分析小鼠因痛覺產生臉部表情或移動行為的變化來分辨動物是否疼痛[4; 5]。我們認為將來透過長時間的影片錄製,利用人工智慧分析老鼠的飲水、進食、睡眠、社交活動、性等行為,涵蓋生理及心理相關的分析,會更加客觀且貼合臨床的觀察

40年來首次的疼痛定義修正,雖在評估病患疼痛並無太大的影響,不過基於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疼痛研究與定義改變,發現疼痛是原因複雜的健康問題,包含身心靈層面,而處置方式包含藥物與非藥物處置,因此衛福部修訂更完善的照護指引,以指引護理人員能有效評估、管理、甚至預防疼痛[6]。

引用文獻:

[1] Pain terms: a list with definitions and notes on usage. Recommended by the IASP Subcommittee on Taxonomy. Pain 1979;6(3):249.

[2] Raja SN, Carr DB, Cohen M, Finnerup NB, Flor H, Gibson S, Keefe FJ, Mogil JS, Ringkamp M, Sluka KA, Song XJ, Stevens B, Sullivan MD, Tutelman PR, Ushida T, Vader K. The revise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definition of pain: concepts, challenges, and compromises. Pain 2020.

[3] 衛生福利部(2019)。〈疼痛照護整體症狀照護及指導方案指引〉,《護理機構實證應用之臨床照護及指導培訓計畫》78:15。

[4] Fried NT, Chamessian A, Zylka MJ, Abdus-Saboor I. Improving pain assessment in mice and rats with advanced videography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Pain 2020;161(7):1420-1424.

[5] Langford DJ, Bailey AL, Chanda ML, Clarke SE, Drummond TE, Echols S, Glick S, Ingrao J, Klassen-Ross T, Lacroix-Fralish ML, Matsumiya L, Sorge RE, Sotocinal SG, Tabaka JM, Wong D, van den Maagdenberg AM, Ferrari MD, Craig KD, Mogil JS. Coding of facial expressions of pain in the laboratory mouse. Nat Methods 2010;7(6):447-449.

[6] 同[3]

此篇與泛科學合作,刊載於PanSci,報導為:從現在開始,有種痛就叫「我覺得痛」!疼痛定義40年來首次更新,更多專家意見請見連結,其他相關議題也歡迎引用本篇專家說法。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