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

近日,國內對於環境中會殘留萊克多巴胺有了許多討論。

根據2015年發表於《環境科學學報》(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Ractopamine up take by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an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from soil〉研究指出,苜蓿會吸收微量的萊克多巴胺,若提供苜蓿給不能施用萊克多巴胺的動物,會有潛在風險。而2017年發表於《環境毒理學和化學》(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期刊的〈Ractopamine in Particulate Matter Emitted from Beef Cattle Feedyards and Playa Wetlands in the Central Plains〉研究則指出,牛隻食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飼料後,所排出之糞便與尿液,將使萊克多巴胺殘留於畜牧場鄰近的表面水體與土壤中,同時萊克多巴胺也會經由空氣中的懸浮服微粒散布至畜牧場周圍環境或下風處。

但萊克多巴胺是否會經由農作物與畜牧環境影響到人體呢?對此,專家針對這兩篇文獻的研究結果回應如下:

研究原文:

202010月30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王建鎧

首先,這兩篇研究文獻以及文獻中討論的其它同類型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釐清萊克多巴胺劑用於肉用動物(肉牛、肉豬)的飼料添加物時,逸散到牧場環境外的可能性、可能途徑,以及濃度範圍。由於萊克多巴胺的藥理特性,是在模擬動物體自然的腎上腺素類分子之功能,來達到抑制脂肪堆積與促進肌肉生成的效果,同時也具有些許雌激素的活性,因此若逸散至使用環境以外,就可能對環境中其它動物、植物產生預期以外的影響,而形成潛在的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換言之,即便目前多數研究認為萊克多巴胺在肉用動物飼養過程中,若能控制在合理使用劑量下,其肉品殘留量對人體健康來說是可以承受的,但是當養殖業者普遍使用萊克多巴胺促進肉用動物的生產效率時,此種養殖方式是否會對生態環境中的動、植物,以及其它農業生產體系造成預期以外的影響,仍是一大問題。雖然包括這兩篇文獻在內的同類型研究,基本上結論都指出逸散到環境中的萊克多巴胺劑量並沒有高到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但對於生態體系中代謝能力相對更敏感、更容易受影響的節肢動物、昆蟲、水生動物、鳥類等,就有機會造成額外的風險。

不過這方面的研究現階段仍然非常缺乏,目前僅能肯定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環境逸散與累積出現,但尚無法評斷經由肉用動物產業逸散進入環境的萊克多巴胺對生態鏈的負面風險有多大。另一方面,當牧場周圍環境包含農作物生產區域時,逸散的萊克多巴胺可能進入農作物,造成本來無預期存在萊克多巴胺的作物產品進入其它食物鏈。舉例來說,美國農業部在2015年准許美國本土有機肉豬生產業者,將無使用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free)的聲明列入有機生產指標之一,同時美國農業部專為俄羅斯、歐盟、中國豬肉市場建立的無β-活化物輔導計畫(Never Fed Beta Agonists Program),同樣也輔導特定外銷豬肉業者生產認證無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產品。倘若萊克多巴胺逸散後污染到飼料作物,就很可能意外污染這些有機及外銷業者的肉豬,打擊其豬肉產品的生產品質。

進一步探討到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當萊克多巴胺沾附在空氣懸浮微粒 (Particle matters),若造成如牧場工作人員、飼料生產業者、牧場與飼料加工場周圍居民等的人體暴露機會,其透過呼吸道吸收的途徑是否對呼吸道以及人體造成未知的健康風險,則值得進一步研究釐清。畢竟過往所有萊克多巴胺的人體風險評估都是基於消化道曝露的途徑去進行,但呼吸道對潛在毒性物的敏感性常常是高於消化道,因此當曝露途徑由消化道攝食轉變為懸浮微粒經呼吸道吸入,就需要額外進行風險評估與研究。

不過回頭看這一系列的研究,其主要探討的風險成因在於肉用動物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飼料懸浮微粒,以及動物糞尿排泄物對於空氣、水、土壤的影響。換言之,主要衝擊的是合法並普遍使用萊克多巴胺做為肉用動物飼料添加物的國家。若特定國家本身並不允許使用萊克多巴胺於本國肉用動物飼養生產產業,則幾乎可以忽略這樣的風險。

202011月01
臺北市立大學衛生福利系副教授 林于凱

從上述兩篇文獻中可發現,萊克多巴胺(文後簡稱「萊劑」)添加於飼料中,的確有可能藉由空氣懸浮微粒飄送,或經地表水體輸送而沉積於土壤中;另外也會經由牛、豬飼養的排泄物排放至水體或土壤等環境介質中,但萊劑在環境中劑量變異極大。

萊劑於畜體代謝後的產物多為非極性物質,容易被表面土壤吸附而殘留,因而存在於養殖場四周環境中。但評估此途徑(包含飼料添加物經空氣微粒逸散吸入或因土壤存在種植食用植物經食用後進入人體)之萊劑對人體潛在之健康風險時,還須考量環境介質的物理化學特性、萊劑在不同介質之間的轉化、降解與沉積等因素;也須考量不同暴露途徑(例如呼吸、食入與接觸吸收)之差異,以及特殊敏感族群之暴露情境,如濃度、頻率、時間等因素。

目前這兩篇文獻的研究仍僅止於證實不同環境介質中可能有萊劑與其代謝物存在,同時泥土中存在的少量萊劑也可能被食用植物(苜蓿)吸收,但從研究成果中可發現,環境介質中的數值差異相當大。總的來看,這兩篇研究僅證明若使用萊劑作為飼料添加物,環境介質中將存有微量萊劑。惟目前臺灣並未許可飼料添加萊劑,因此萊劑在臺灣環境中流佈的可能性極低,一般民眾不用過於擔心,但仍可進行監測與評估,發展本土萊劑環境濃度標準分析法、建立背景濃度資料等,以資因應。

利益迴避聲明:

林于凱副教授:本人目前無進行相關議題的有償研究、或者正擔任與該產品、技術相關之公司之有償職位或自己與家人有投資該公司產品或技術等。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