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氣候變遷是轉機也是商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發表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氣候變遷的減緩」報告,是國際上討論達到淨零路徑的可行方式時,重要的參考依據。先前第二工作組報告中,已提到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遠高於金融危機與疫情。而此次第三工作組報告更分析,達到淨零排放的情境時,2050年全球GDP和年均成長的對應下降幅度,比起現行情況都相對較小,以及。因此邁向淨零對全球而言,絕對是經濟體轉型的機會,而非生活負擔。
閱讀更多

「可逆電轉氣儲能系統」專家意見

2022年4月19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布一篇新研究〈可逆電轉氣系統用於能源轉換於儲存〉(Reversible Power-to-Gas system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在走向零碳電力的過程中,儲能系統是讓電力調度更有彈性的關鍵,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台灣電轉氣儲能系統的技術進展。
閱讀更多

「0303全台停電事故」專家意見

從2021年至今,全台已經歷三次大規模停電/跳電的事故,原因包含匯流排故障、尖峰負載超乎預期,乃至本次台電在3/3晚間說明停電原因為「人為操作疏失」。在我們極度仰賴穩定的電力系統,來維持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應怎麼避免停電事故。
閱讀更多

「COP 26協議」專家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會議(COP26),於2021年11月13日晚間公布最終協議結果。成為第一個放入減少煤炭、化石燃料補貼期程的協議。然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所承諾的氣候政策,尚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本次COP26所簽訂的協定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全球太陽能發電裝置盤點」專家意見

這份《自然》期刊的研究採用卷積神經網絡(CNN)與遞迴神經網路(RNN),訓練機器學習辨識遙測圖像中可設置10KW以上太陽能裝置容量的商業、工業等基礎設施。用以盤點全球工商業設施可裝置太陽能板的空間,研究發現可裝置量是過去預估的432%,應可達成減碳目標。近年太陽能設備裝置位置亦是台灣的相關爭議,這樣的盤點方式是否已可擴大應用,使不同地區更準確選擇太陽能板裝置位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臺灣汽電共生技術發展現況」專家意見

近期因公投、停電等事件,能源成為大眾關心的議題。網路輿論也提到「汽電共生」是回收餘熱用於發電,有助於節能減碳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根據能源局2021年3月統計數字,目前臺灣汽電共生總裝置容量為6,535 MW,但在整體能源政策上,汽電共生扮演的角色並不明顯。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原因。
閱讀更多

「517緊急分區限電」專家意見

2021年05月17日20點,台電緊急通知自20:50起,需緊急分區限電,這是本週第二次分區限電,預計影響約56萬多用戶。台電在記者會說明,此次須分區限電是因為夜間尖峰負載超乎預期所致。對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請教專家觀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