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2022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約翰·克勞澤(John Clauser)、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三位學者透過糾纏光子的實驗,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的證據和開創性的量子資訊科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五位台灣專家解析,專家們表示,此獎項代表了物理領域的哲學討論是可以用實驗的方式,互相辯證的。
閱讀更多2022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2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約翰.克勞澤(John F. Clauser)、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他們在糾纏光子的實驗中,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的證據和開創性的量子資訊科學。
閱讀更多2022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瑞典籍的遺傳學家帕博(Svante Pääbo)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種與人類演化上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三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此獎項頒給完整的人類古遺傳學研究,是開啟了研究人種之間基因交流、演化至今的分析,對基礎的遺傳學研究是一大鼓舞。
閱讀更多「百健的阿茲海默新藥Lecanemab可以減緩早期阿茲海默症的認知衰退?」之專家意見
百健(Biogen)藥廠與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了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藥廠發布的新聞稿提到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相較於安慰劑,使用Lecanemab治療 18 個月時,CDR-SB量表(global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scale)中認知下降的程度減少了27%。目前還未公開相關報告和數據。究竟為什麼這支藥物Lecanemab此次可以獲得重大關注?與先前阿茲海默症藥物相比有何不同?
閱讀更多幹細胞合成胚胎——試驗動物減量與人類器官產製的前景
近期兩項有關胚胎發育的重大研究成果,無疑是繼2017年以來,再次締造以幹細胞合成胚胎的另一個新里程碑;此一突破拓展了科學家探討早期懷孕過程、不孕症、器官產製與移植等研究的視野,甚至可望減少相關研究的動物使用量。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仍存在瓶頸與未來科學家或相關單位可以進一步思索的空間。目前研究胚胎發育與相關疾病的困難點之一,是無法直接在子宮或活體中進行細部的觀察,因此建立一完善的胚體外培養系統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閱讀更多「NASA 雙小行星改道測試計畫」專家意見
9/27日上午,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飛行器成功撞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的衛星「迪莫弗斯」(Dimorphos)。這個計畫是為了將來面對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有機會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避免地球受到衝擊。
閱讀更多「918花蓮台東強震」專家意見
9月17日21時41分與9月18日14時44分,連續發生芮氏規模6以上的強震。中央氣象局研判9月18日所發生的地震,才是本次的主要地震。但本次地震從9月17號晚間至9月19日,已發生154個地震。在主震前共有73個前震,在154個地震中,有10個芮氏規模5以上的地震(包含主震)。目前我們看到輿論對於地震的成因、影響有多種不同的觀點。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如何理解這次的地震?
閱讀更多「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專家意見
9/13日網路輿論與新聞,因NHK的「時事專欄」所發佈的2022年颱風路徑圖上,颱風都未朝台灣方向前進。因而網路輿論熱議「颱風都躲開台灣」、「颱風遇到台灣就繞道而行」、「颱風不敢挑戰中央山脈」。也有部分新聞提到,從2019年底至今,已經有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連年沒有颱風登陸的原因與可能影響,以及該如何理解這個現象較為正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