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2-01「AI主播報導新聞」之專家意見韓國的MBN電視台運用以真人主播「金柱夏」為原型的AI主播,順利播報了當天的主要新聞。由於AI主播報導新聞的影像十分逼真,立刻引發大眾熱烈討論。究竟目前AI主播可以完全取代真人主播了嗎?此技術的特點和和限制為何?我們邀請專家釋疑。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2020-11-302020年沒有颱風登陸臺灣的原因與影響專家意見今(2020)年至11月30日未有颱風登臺,距離上次全年都沒有颱風,已時隔56年。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紀錄,2020年颱風生成數量為22個,臺灣僅對5個颱風發布警報,其中只有1個颱風有發陸上颱風警報,且全數皆未登陸。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今年颱風未登陸的原因與影響。(12月2日更新)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0-11-27接種HPV疫苗效益與不良反應研究之專家意見施打HPV疫苗後發生的不良反應,有時序關係但不代表有因果關係。新發生的自體免疫疾病機率,在臨床試驗者的HPV疫苗組和對照組之間並無不同。藉由施打HPV疫苗能有效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子宮頸癌也不是百分百都是HPV造成,所以還是要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檢。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1-20「AI分析咳嗽聲可以辨別COVID-19無症狀感染者」之專家意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以卷積神經網路(CNN)為基礎的AI模型,運用人自願錄下的咳嗽聲資料庫訓練AI,再讓AI分辨有無COVID-19感染。目前AI真的可以用咳嗽聲「診斷」COVID-19感染嗎?我們該怎麼看待AI的判斷結果?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環境 2020-11-13「塑膠微粒誘發微生物分泌高黏度胞外聚合物」專家意見今年(2020)8月一篇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Nano- and microplastics trigger secretion of protein-rich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phytoplankton》發現,塑膠微粒(奈米、微米級)會誘發海洋微生物(浮游植物)分泌蛋白質濃度高的胞外聚合物,並影響浮游植物的生存率。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環境 2020-11-05「 研究發現使用塑膠奶瓶沖泡奶粉會釋放塑膠微粒」專家意見研究發現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奶瓶在消毒以及沖泡配方奶的過程中,每公升會釋放16,200,000顆塑膠微粒,估計使用PP奶瓶的嬰兒在出生的第一年,平均每天會暴露在1,600,000顆塑膠微粒的風險中。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