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Expert reaction to study confirming Denisovan fossil in Taiwan from the journal Science
Expert reaction to study confirming Denisovan fossil in Taiwan from the journal Science.
閱讀更多「《科學》期刊研究確認在台灣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科學》於今日(4/11)發表一篇研究,確認一具在台灣外海打撈上岸的古人類下頷骨化石,屬於一名丹尼索瓦人男性。丹尼索瓦人是一支已滅絕的古人類族群,過去僅在西伯利亞南部與青藏高原確認發現丹尼索瓦人的直接分子證據,如DNA。這篇新研究顯示,丹尼索瓦人的活動範圍可能比過去認知的更為廣泛。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第三方專家以及研究作者解析研究意義與重要性。
閱讀更多「Science研究預測全球塑膠垃圾將增加一倍」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科學》公開一篇使用機器學習模型的研究,預測全球塑膠污染情況,研究指出若維持現況,不做任何管理塑膠的改變,到了2050年,全球塑膠垃圾將增加一倍,製造塑膠與管理塑膠廢棄物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增加37%。但研究模擬了聯合國塑膠公約草案目前正在考慮的規範策略,發現結合其中四項策略,可減少約91%管理不善的塑膠廢物,並減少三分之一因塑膠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篇研究結果有哪些可供全球、台灣參考的,對訂定塑膠公約是否重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引領AI創新」獲諾貝爾獎:深度學習技術加速產業變革
今年的諾貝爾獎凸顯了人工智慧(AI)的角色,化學獎頒給AI技術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科學家,物理獎則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辛頓(Geoffrey E. Hinton)共同獲得。他們的研究是AI領域的重要基石,更為深度學習技術的廣泛應用鋪墊道路,為未來的科技與產業變革奠定基礎。
閱讀更多「預測蛋白質結構」獲諾貝爾獎:巨大突破重塑醫療與科技未來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預測蛋白質結構」研究,這項突破不僅大幅縮短解密蛋白質結構的時間,還開創了設計蛋白質的新時代,未來不僅有助於醫藥產業,也將帶來環境保護和其他科學領域的創新可能。
閱讀更多2024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大衛.貝克(David Baker)、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約翰.瓊珀(John M. Jumper)獲得殊榮,貝克成功創造了全新類型的蛋白質,而哈薩比斯和瓊珀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模型來解決預測蛋白質複雜結構的問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四位專家解析研究重要性。
閱讀更多2024諾貝爾化學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是關於所有生命中巧妙的化學工具「蛋白質」。大衛.貝克成功地創造了全新類型的蛋白質,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的壯舉。德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瓊珀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模型來解決已懸置五十年的問題:如何預測蛋白質的複雜結構。這些發現具有巨大的潛力。
閱讀更多2024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約翰.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和傑佛瑞.辛頓(Geoffrey E. Hinto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使用統計物理學的模型,發展出方法,讓人工神經網路能夠用於機器學習,帶來突破性的研究與應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兩位專家說明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重要性。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兩位得獎者的研究奠定了廣大AI應用的基礎。
閱讀更多2024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要表揚2位得主約翰.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和傑佛瑞.辛頓(Geoffrey E. Hinton)「因為他們的基礎性發現與發明,讓人工神經網路能夠應用於機器學習」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