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最新研究發現基因編輯的雞可抗禽流感」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0日發表一篇研究,提出基因編輯可能是用於培養可抵抗禽流感的雞的一種方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基因編輯技術與培育雞品種的台灣專家,解析這篇研究結果以及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結果,作為應對和討論如何抵抗禽流感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閱讀更多「Nature期刊研究反覆發生疫情的高病原性禽流感H5病毒」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8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分析2005年至2022年期間的流行病學數據、一萬多個病毒基因序列,想知道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的起源和演化趨勢。研究發現禽流感疫情復燃的關鍵是在2016年禽流感病毒從亞洲擴展到包括非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2020年野生鳥類傳播禽流感速度大幅加快,H5N8病毒在歐亞大陸傳播,並導致隨後出現H5N1新變異株,變異病毒株的基因來自低病原性病毒變異與基因重組而來。
閱讀更多獲諾貝爾化學獎 量子點為何有產業化的潛力?
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研究量子點的學者,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舉凡顯示器、綠色能源、生醫領域,量子點展現獨特而廣泛的價值,無疑是當前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應該予以關注的重要領域。但究竟,量子點是什麼?為何此奈米材料近年成為科學與產業的熱點?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蒙吉.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布魯斯(Louis E. Brus)及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殊榮,表揚三位得主在發現及合成量子點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三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奠定了量子點研究的基礎,為奈米技術創造革命性的發展。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化學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要表揚三位得主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魯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為發現並合成量子點。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和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阿秒光脈衝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此領域研究,專家認為,阿秒光脈衝有助於材料科學的發展,預期會讓半導體元件性能更進步。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要表揚三位得主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發展出產生阿秒光脈衝的實驗方法,得以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