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國際海洋知識社群給聯合國海洋大會的聲明」專家意見
6月7日下午,由跨國海洋專業人士組成的全球社群,海洋知識行動網絡 (Ocean KAN) 發布聲明,將超過240名參與者、跨越五個地區的討論,彙整為六項共同的關注重點,分別是:重視海洋污染與生態系保育;與社區、當地參與者和原住民的接觸;呼籲合作與包容;對氣候變遷的擔憂;認可在地知識;區域需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聲明的觀點。
閱讀更多「離岸風場尾流效應」專家意見
從近期BBC報導到國內廠商的聲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觀察到離岸風場間的尾流、堵塞效應等相互作用,是風場營運的關鍵之一。這種相互競爭的風險,也連帶影響到國外媒體報導對於是否能藉由設置離岸風電達成淨零目標的信心。當前,臺灣的離岸風場已有374座風機完工併聯,預計至今年底將提供約4.7 GW的裝置容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意見,幫助大眾理解議題背景,以及可能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
閱讀更多「進口日本牛肉」專家意見
自5月22日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修訂「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開放進口日本全齡牛肉。由於臺灣過往僅開放30個 月月齡以下的日本牛肉,因此引發消費者團題擔心仍有牛海綿狀腦病(BSE,俗稱狂牛症)的風險。有鑑於食品安全需要以風險評估和科學為基礎,並且回應大眾的關懷,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希望能請老師說明目前的進口日本全齡牛肉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措施。
閱讀更多「新冠病毒LP.8.1的流行風險與疫苗策略」專家意見
美國FDA在22日召開疫苗及相關生物製品諮詢委員會,建議應該用新的病毒株LP.8.1,設計2025至2026年秋冬的COVID-19新疫苗。目前在美國流行LP.8.1新冠病毒的比例很高。台灣近期也正歷經一波COVID-19疫情,雖然主流病毒株為NB.1.8.1,但境外傳入株多樣,未來可能面臨多株病毒同時流行的情況。台灣是否需要更新疫苗、現有疫苗是否仍具保護力、該如何設計接種策略,是必須審慎評估的公共衛生議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與科學依據。
閱讀更多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大流行病協定」專家意見
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 78th)於5月19日至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5月20日由大會所有成員國決定通過「大流行協定」,目的是應對未來可能的全球大流行疾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通過這項協定的意義,以及與台灣的關聯。期盼協助補充全球疫情治理的進展,也促進全球人類衛生安全的公共討論。
閱讀更多Expert Reaction: Are mountain species on the brink? They may be more resilient than we thought
As global temperatures continue to rise, scientists have worried that mountain species are on an "extinction elevator"—forced to move uphill for cooler temperatures, ultimately accelerating extinction as they run out of space. However, a new [...]
閱讀更多「山區植物與動物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台灣專家意見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物種隨溫度上升向上遷移,但並不如早期的推測,會像搭上「滅絕電梯」。
閱讀更多「山區植物與動物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德國專家意見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物種隨溫度上升向上遷移,但並不如早期的推測,會像搭上「滅絕電梯」。
德國專家針對此篇研究提供觀點,回應時間:2025年5月16日。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