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生物調適最新研究」線上記者會 新聞稿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於今日舉辦記者會,邀請研究團隊解析這篇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然物種會隨著溫度上升而向上遷移,但可能不如早期假說所推測,「物種已經搭上滅絕電梯」,而廣泛消失。但這樣的物種遷移會重塑山區不同物種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表示這篇研究是,首次以全球實證資料檢視學界經典假設。
閱讀更多

「研究分析全球深海微塑膠分布」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分析2014年至2024年間從1,885 個全球海洋微塑膠觀測站點收集到的數據,發現在全球海洋水體中幾乎都有微塑膠的觀測數據,包含從近岸到外海,以及從海洋表層到較深的深度,顯示出海洋是一個重要但我們還沒有完全瞭解的微塑膠儲存庫。科學家建議我們怎麼看待這樣的研究結果?
閱讀更多

「伊比利半島大規模停電事件」專家意見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發生大規模停電事件,造成數百萬人無電可用。根據初步報導,這次停電可能與高壓線路故障和大氣震盪等多個原因有關,連帶影響到整個伊比利半島的電力系統。目前停電的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家能源公司也提出可能的原因。我們應該從什麼觀點來檢視這起事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NOAA資料庫將於五月關閉」專家意見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在網站上公告了14個與海洋、地震、河口相關的公開數據資料庫,即將於五月停止運作,並且不可再取得資料的消息。 美國的研究單位,像是哈佛大學開始建立備份援助系統,美國氣象學會也呼籲研究者採取行動,向所在地參眾議員反應。這些資料庫關閉對學術研究有什麼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陽明山小油坑火災」專家意見

2025年4月14日中午,民眾通報陽明山小油坑起火,並持續至下午16:32分撲滅火勢。根據報導,初步推估起火原因是設在步道兩側的空氣品質感測儀器自燃。台灣因環境潮濕,少有森林火災,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次的事件,可能的影響。
閱讀更多

「親代照顧可以增加後代抵抗高溫的能力」專家意見

2025年3月05日上午8:01分,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發布台灣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熱壓力對於子代的影響取決於親代照顧的組成〉。 研究結果指出未來在評估暖化對生物的影響時,也應納入不同生長階段、親代照顧組成的影響,才能更準確的評估一個物種的脆弱程度,並依照其生長階段制定合適的保育策略。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解析研究對於制定保育策略的幫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