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 科學文章 2022-12-29全球禽流感疫情對台灣產業的衝擊野鳥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天然宿主,候鳥的遷徙使疫情快速擴散,而台灣正好位於候鳥東亞澳遷移路線的下游,於2022年9月日韓兩國均有禽場爆發禽流感疫情,病毒沿著候鳥遷徙路線從歐洲一路傳進亞洲和非洲,候鳥遷徙會途經日韓兩國再來到台灣,這個過程提高禽流感病毒帶至台灣的風險。加上台灣禽場密度高,周圍多鄰近水鳥棲息的濕地環境,而且水禽場多屬於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空間,使得野鳥容易將禽流感病毒傳入禽場內感染家禽,造成疫情爆發。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2-12-16「2022年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的疫情與防範」專家意見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已擴及到台灣,台灣多縣市的養畜場及野鳥排遺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病毒。H5N1疫情嚴峻,台灣是否能有效防堵國內疫情擴散,有賴政府實際執行的防疫策略與監測方針,透過台灣學者的看法與討論,提供決策者與民眾更多具參考價值的科學資訊與實證建議。閱讀更多
其他 新聞稿 2022-05-20監測更多野鳥種類 有助防範禽流感 新聞稿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今(20)日發布最新研究,分析禽流感病毒十多年來的演變,發現一個依賴不同鳥類宿主的複雜傳播網絡,這表示透過監測更多種鳥類、野鳥攜帶禽流感病毒的狀況,有助於提前防治禽流感傳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評論,專家也同意監測禽流感時,擴大目前監測台灣野鳥的種類,以及加強查緝走私的野鳥與家禽,有助於台灣防範禽流感。閱讀更多
其他 即時回應 2022-05-19「野生鳥類的生態歧異驅動禽流感外溢與全球傳播」專家意見2022年5月11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發佈一篇研究〈以瞬時重力訊號追蹤地震的增長〉。這篇研究指出透過機器學習,可以準確地判別以光速傳遞的瞬時重力訊號,並依此評估地震的演變,提早在地震規模2-5時,開始監測該地震的成長規模,達到早期預警效果。台灣屬於地震頻繁的地區,若能更快速預警地震,有助於減少人員傷害。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說明台灣的地震、海嘯預警是否有機會應用這個新技術?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食品安全 2020-06-08禽流感疫苗與跨物種傳播之專家意見在病毒多變且臺灣禽場密集的狀況下,施打疫苗是否能有效預防禽流感、是否會造成病毒重組及變異?又為什麼禽流感會跨物種傳播至人體?我們邀請專家說明相關的問題。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食品安全 2020-04-20高病原性禽流感之專家意見由於臺灣禽場密集,常處於高度緊迫的環境,倘若未注意相應的生物安全,極易發生禽流感疫情。對此,專家針對高病原性禽流感的環境因素回應如下。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