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科學文章2021-03-31譜出「智識」與「人文」的協奏曲──新媒體發展下之「記者」遇上「科學家」提及科學傳播,論者多強調,欲使科學和科技的進展有益於社會,端賴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運用媒體的多元化管道去傳遞科學資訊到人類社群,是傳達和普及科學知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當「記者」遇上「科學家」,雙方需共同合作,將科學知識或科技創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妥適地「轉譯」或轉化予社會一般大眾瞭解。閱讀更多
電子報, 科學文章2021-03-26論壇:記者的第一現場——科學新聞的複雜處境社群平台是民眾從網路獲取新聞的重要管道,但當你打開Facebook、Line或IG,滑過動態與分享時,你會為了什麼新聞停下?又會分享哪些新聞到自己的頁面?科學新聞會是你的選擇嗎?或許對於科學很感興趣的讀者,答案會是「是」,但更多時候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閱讀更多
電子報, 科學文章2020-08-14從科技媒體勾勒SMC的角色:專訪科技新報資深採訪編輯陳建瑋產製科學新聞的過程,不僅需要特定領域的科學知識,還有溝通與轉譯的功夫。SMC專訪陳建瑋,以瞭解科學記者的實務工作。究竟SMC還能協助媒體和專家哪些事呢?閱讀更多
電子報, 科學文章2020-05-28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終篇)走在科學與新聞交集的路上這一系列的文章,介紹了2002年橫空出世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以下簡稱英國SMC)和靈魂人物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以及幾場在英國當地發酵的科學爭議事件,像是基因改造作物是否致癌、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否導致自閉症,以及人類活動是否是造成全球暖化主因等科學爭論。閱讀更多
電子報, 科學文章2020-05-25「多工」與「趕工」生態:臺灣媒體與科學新聞的距離「一個國家級科研單位召開記者會,記者姍姍來遲,發佈會上,大部分記者忙著埋頭抄新聞稿打字趕即時,因為無法專心聽簡報,簡報完畢,沒提出太多問題,記者會也匆匆結束。」閱讀更多
電子報, 科學文章, 氣候變遷2020-03-26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八)變與不變的科學事實2017年9月18日,一場說明人類現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預估的減碳路徑相當一致的記者會,讓英國SMC再次站上風尖浪口,甚至被科學家質疑為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奉上素材。英國SMC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卻提醒要破壞公眾對科學的信任,「最快的方法就是科學家開始低調處理可能被誤用的研究成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