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2025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北川進 (Susumu Kitagawa)、理查・羅布森 (Richard Robson)和奧馬爾・M・亞基 (Omar M. Yaghi)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展了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化學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專家皆指出,金屬有機骨架突破傳統孔洞材料,具有更強大的功能與廣泛的應用,三位得獎者實至名歸。
閱讀更多2025諾貝爾化學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 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理查・羅布森 (Richard Robson)、奧馬爾・M・亞基 (Omar M. Yaghi),「以表彰他們發展了金屬有機骨架。」
閱讀更多2025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爾・H・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和約翰・M・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路中的宏觀量子力學穿隧和能量量子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五位學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五位專家皆指出,這三位得獎者實至名歸,他們的發現奠定了量子力學在現今世界廣泛應用的基礎。
閱讀更多2025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米歇爾・H・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美國紐黑文耶魯大學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SA) ;(John M. [...]
閱讀更多2025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5)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周邊免疫耐受性」(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免疫學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四位專家皆指出,調節性T細胞與FOXP3的發現,改變免疫學的基礎認知,讓我們理解免疫系統的調控。
閱讀更多2025諾貝爾生醫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會決定將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西雅圖系統生物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的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美國舊金山索諾瑪生物療法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的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日本大阪大阪大學的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周邊免疫耐受性」。
閱讀更多「引領AI創新」獲諾貝爾獎:深度學習技術加速產業變革
今年的諾貝爾獎凸顯了人工智慧(AI)的角色,化學獎頒給AI技術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科學家,物理獎則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辛頓(Geoffrey E. Hinton)共同獲得。他們的研究是AI領域的重要基石,更為深度學習技術的廣泛應用鋪墊道路,為未來的科技與產業變革奠定基礎。
閱讀更多「預測蛋白質結構」獲諾貝爾獎:巨大突破重塑醫療與科技未來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預測蛋白質結構」研究,這項突破不僅大幅縮短解密蛋白質結構的時間,還開創了設計蛋白質的新時代,未來不僅有助於醫藥產業,也將帶來環境保護和其他科學領域的創新可能。
閱讀更多「微型核醣核酸」獲諾貝爾獎: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新契機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麻州大學教授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哈佛醫學院教授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表揚他們發現微型核醣核酸(microRNA)及其調控基因表達的機制,改變了我們過往對基因調控和致病機轉的認識,同時開啟了突破性的醫療應用。
閱讀更多2024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大衛.貝克(David Baker)、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約翰.瓊珀(John M. Jumper)獲得殊榮,貝克成功創造了全新類型的蛋白質,而哈薩比斯和瓊珀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模型來解決預測蛋白質複雜結構的問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四位專家解析研究重要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