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2021年05月27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年度氣候更新報告,匯總世界氣象組織的合作研究單位,對2021-2025年的氣候預測與建議。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預測更新重點摘要:

  1. 在未來五年的每一年中,全球年平均近地表(包含陸地與海洋)溫度都有可能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的平均值)升高至少攝氏1度,可能的範圍為攝氏0.9-1.8度。
  2. 在未來五年中至少有一年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升高攝氏1.5度的機率約40%,且這個機率會隨時間推移而增加。
  3. 2021-2025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溫度的五年平均值,比工業化前高攝氏1.5度的機率不高約10%。
  4. 在未來五年內,超越目前最熱的年份(2016年)的機率,超越90%。
  5. 在2021-2025年間,幾乎全部的地區,除了南冰洋和北極海的部分地區幾乎都比過去(1981-2010年的平均值)更溫暖。
  6. 在2021-2025年間,高緯度地區與撒哈拉可能比過去更潮溼。
  7. 在2021-2025年間,大西洋的出現更多熱帶氣旋的可能性比過去增加。
  8. 到2021年,北半球的陸地表面溫度可能比過去增加攝氏0.8度。
  9. 到2021年,北極(北緯60線以北)的升溫幅度可能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
  10. 到2021年,北美洲的西南部可能會更乾燥,而撒哈拉地區與澳洲可能會比過去更潮溼。

資料來源:

專家怎麼說?

2021年06月04日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副主任 林李耀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 陳永明

這份報告預測2021-2025年的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和我們一般聽到或是使用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氣候推估有所不同,後者是依據不同暖化情境設定所進行的未來氣候模擬,推估時間長達百年。兩者雖都是全球氣候預估,但是在不同的科學基礎上進行預估,一般公眾非常容易將兩者混淆。

整體而言在溫度預測趨勢上,這份報告的結果和過去我們理解的暖化趨勢上一致,但這份報告可以提供未來5年更細緻的發生機率。

唯其中大西洋出現更多熱帶氣旋的預估結果,和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在暖化趨勢下,全球各大洋的熱帶氣旋發生次數可能減少的趨勢不同。這和此報告所提到進行大西洋年代際變化的模擬有關,該模擬可呈現短期的海氣變化,進而影響熱帶氣旋生成的可能。兩者結果並不完全衝突,氣候暖化受溫室氣體排放影響是長期趨勢,但年代際變化和區域海氣交互作用有關,會呈現較短週期的變化結果。

如同該報告所揭示的在溫度預測上持續增暖,是因為在整體全球暖化趨勢上進行預估,所以相對可信度較高,但牽涉到短期預測能力,包含年代際預測或是年際預測[1](聖嬰現象)的預測可信度或相對較低,這也會牽涉到相對影響的降雨、氣壓或是預測結果的可信度。

台灣目前沒有類似近五年完整預測的模式和預估結果,只有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計畫所推估的台灣長期氣候變遷趨勢,如上所言,溫度增暖趨勢兩者比較沒有差異,但其他變數(例如降雨)的模擬推估就容易受短期氣候變異因素影響而有差別。

這份報告的未來5年預測結果,相對而言對一般公眾的實用性較高,例如未來幾年農漁業生產、公共衛生、能源使用,或是水資源評估……等,相較於未來30年-100年的氣候推估,其結果相對而言是公眾所想要獲取的資訊。

我們應該理解此報告的在氣候科學的前瞻試驗性質(不確定性仍高)及其試圖提供模擬結果連接公眾氣候變化認知與需求的努力,台灣在長期氣候變遷的模擬推估及其應用已有其基礎,但類似5年氣候預測的技術發展、本土化衝擊應用評估等科研工作有待進一步強化。

2021年06月07日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 許晃雄

這份報告再次確認過去幾年的預測:全球暖化持續發生,且在2021-2025年間全球氣溫增溫程度就可能超過1.5度C,比IPCC 1.5度C特別報告的推測更早發生。如果增溫持續加速,會使溫度上升不超過1.5度C的目標,更難達成。相信這項研究結果對世界各國投入2050淨零排放承諾會有刺激作用,提高達成淨零排放這項艱難目標的機會。

這份報告的氣溫預測可信度較高,降雨預測則低了許多,北大西洋颶風預測可信度也比較低。因為此報告採用的氣候模式空間解析度不夠精細到可以模擬颶風,因此這項預測是依據氣壓與降雨預測,間接推測颶風。整體而言,大範圍且較長期的預測可信度較高。過去預測的校驗顯示降雨預測在大範圍空間分布還不錯,但值都小於觀測值,因此把降雨預測做為定性參考較為合適。由於這些限制,這份報告都以年平均呈現,尚未能提供各季節的預測。

對台灣而言,氣溫上升趨勢與國內研究一致,比較可信。台灣降雨受季風與小尺度天氣系統(如梅雨、颱風)影響,空間與時間變化很大。這些氣候模式對這些系統的掌握能力仍然有限,因此降雨預測的不確定性較高。對台灣而言,最可以參考的還是氣溫預測。

利益揭露:台灣尚無能力執行年至十年氣候預測,本人與中研院研究團隊都未曾參與這項研究,也未參與相關討論。

註釋:

[1] 編註:年代際與年際變化的時間尺度不同,年代際的時間尺度約幾十年,年際變化的時間尺度則是指每年或數年的變化。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