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昨(5/10)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更新報告,指出在2026年前,全球年平均溫度有50:50的可能性,至少一年升溫超過1.5°C。且2022-2026年間,有93%的可能性,刷新過去有史以來最高溫的紀錄。這表示我們已經越來越靠近《巴黎協定》呼籲守住的目標。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更新報告。

年度更新報告重點:

  1. 預計2022年至2026年,每年全球年平均近地表(包含陸地與海洋)溫度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的平均值)升高1.1°C-1.7°C。
  2. 在2022-2026年間,至少一年全球年平均近地表溫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5°C的可能性大約是48%,但不會超過48%。五年平均值超過1.5°C的可能性很小(10%)。
  3. 2022至2026年間,至少有一年超過有紀錄以來最熱年份(2016年)的可能性是93%。2022-2026年五年溫度平均值高於過去五年(2017-2021年)的可能性也是93%。
  4. 與1991-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將未來北半球五個延長的冬季平均估算後,預期北極的溫度異常將是全球平均溫度異常的三倍以上。
  5. 2022年12月到2023年2月,沒有聖嬰——南方震盪(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的訊號,但預計2022年南方震盪的指數為正。
  6. 與1990-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預期2022年平均而言,歐洲西南部、北美西南部天氣更乾燥的可能性增加;北歐、沙黑爾[1]地區、巴西東北部、澳洲天氣可能更潮濕。
  7. 與1990-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預期2022年-2026年的五月到九月,沙黑爾地區、北歐、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北部的天氣會更潮濕,亞馬遜地區則會更乾燥。
  8. 相較於1990-2020年的平均值,2022年11月—2023年3月至2026年11月—2027年3月平均降水模式預期:熱帶地區降水增加、亞熱帶地區降水減少。這與氣候暖化的推估模式一致。

研究原文:WMO, (2022), “WMO Global Annual to Decadal Climate Update

專家怎麼說?

2022年05月11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 許晃雄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年至年代全球氣候報告」,不同於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以排放情境來推估未來氣候變遷,此項研究是依據目前的氣候狀況每年進行一次預測,與大家熟悉的天氣與聖嬰預測方式類似。由於是滾動式的預測更新,每年預測結果不會有大差異,尤其是近地表氣溫。

比較歷年預測,這次結果顯示暖化持續加強。2020年預測2020/21-2024/25年間有一年暖化超過1.5°C(相對於1850-1900年)的機率是40%,今年的預測(2022/23-2026/27)則是48%。此一結果與IPCC推估「無論排放情境為何,2020-204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1.5°C」的結論一致。IPCC的推估是長期平均,WMO是逐年預測,因此WMO的結果指出僅有些年份會超過1.5°C,未來五年平均升溫超過1.5C的機率則為10%。兩者之間其實相當一致,因為考慮的時間長度不同,會有數字上的差異。

此次報告特別強調未來五年的11月到隔年5月的降雨變化,結果與IPCC推估相近:熱帶與高緯度區域降雨增加,副熱帶區域減少。但目前的氣候模式對降雨的掌握能力較低,檢驗報告過去的降雨預測,發現在大部分區域準確度不高,降雨預測相對於氣溫的可靠度偏低。在東亞也是如此,先前預估2021年與2017-2021年台灣鄰近區域的雨量偏少,實際觀測結果卻是偏多。

氣候預測仍舊是相當困難的工作,氣溫的可靠度高,降雨相對低。IPCC是依據排放情境進行氣候推估,提供氣候調適與減緩的科學依據,但不能與WMO的氣候預測直接類比。氣候變遷推估適合用於長期規劃,但不能將之當成未來幾年的預測,並據之評估未來幾年的氣候變化趨勢與衝擊。

資料來源與註釋:

[1] 編註:沙黑爾(Sahel)也有翻譯稱為薩赫爾,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赤道雨林以北之間獨特的氣候、生態區域,並非特定國家,且這個區域的範疇跨多個不同的非洲國家。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