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8月3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聞稿指出反聖嬰(La Niña)現象很可能會持續至今(2022)年年底,這是本世紀第一次連續三年出現反聖嬰現象。根據WMO的預報,這個始於2020年9月的反聖嬰,持續至2022年11月的可能性為70%;持續至2023年的可能性是55%,仍高於不發生反聖嬰也不發生聖嬰的可能性(40%)。

WMO的秘書長在新聞中說明,連續三年發生反聖嬰事件是非常特殊的,反聖嬰帶來的海水降溫暫時影響了全球溫度上升,但仍無法扭轉長期暖化趨勢。但在WMO的全球季節性氣候展望中,也有提到雖然反聖嬰現象持續存在,但其他高於平均水準的海水溫度對9-11月的氣溫影響更大,因此北半球內陸地區的氣溫仍高於以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有什麼可能的影響?

相關資料:

專家怎麼說?

2022年09月05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柯亙重

反聖嬰現象主要特徵是南半球太平洋高壓增強,致使赤道中及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下降。而在北太平洋則是太平洋高壓向西延伸。這種情形容易造成颱風形成的位置偏西,且由於高壓很強,使得颱風發展的強度較弱。以2020年為例,太平洋高壓向西延伸的軸線正好在台灣附近,使得台灣該年從6月初之後幾乎沒下多少雨,造成之後的乾旱事件。然而在此高壓的北緣,長江流域及日本南部皆帶來更強的梅雨,造成淹水。2020年雖有數個颱風在台灣附近形成,但不巧都沒有到台灣來,且颱風又小又弱,使得台灣當年乾旱更加嚴重。今年(2022)的情形則略有不同,太平洋高壓西伸的軸線比兩年前還要偏北,使得長江中下游形成乾旱,日本中南部持續高溫,而日本北部則大雨。

反聖嬰現象以目前的技術還無法達到前一年就能預測,僅能依某些指標在幾個月前推估出可能形成的機率高低。而且形成之後,對台灣的影響也不一定。今年雖然高壓的軸線不在台灣附近,而在偏北地區,然而台灣僅有零星的西南季風及午後雷雨。對中南部而言仍顯不足。到了10月之後,台灣中南部將進入乾季,因此若無颱風挹注雨量,明年春季中南部可能出現乾旱。

至於「反聖嬰降低海水溫度,增高內陸溫度」,這是大範圍的講法。台灣就空間而言並沒有「內陸」,只有山區和平地之分,反聖嬰現象主要影響高壓的位置、西南季風及颱風的移動。至於「內陸」是否增溫較明顯?今年台灣屢創高溫,部分原因是熱島效應(台北),另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焚風或地形影響(花東地區)。不過今年破紀錄高溫多不是氣象局正式測站資料,而是自動測站,其誤差較大,難以列入正式紀錄。

 

2022年09月05日
臺北市立大學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教授 洪志誠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y organization, WMO)最近發布氣候預測(圖一)指出,自2020開始持續到2022的反聖嬰,是本世紀第一次出現連續三年的反聖嬰現象。聽聞「第一次連續三年」,不免讓人聯想到是否和地球暖化有關? 近期西北太洋颱風活動異常平靜,夏季中國發生嚴重熱浪是否是此反聖嬰現象造成?

圖一   WMO以氣候模式預測今年秋季的近地表氣溫與地面降水

說明:圖一標題的「SON」為九、十、十一月之簡稱;圖一上圖為近地面(離地表2M)的氣溫預測,下圖為地面降水預測。由圖得知未來一季,赤道東太洋的溫度與1993-2009年為基期的氣候平均值比較,氣溫在赤道太平地區氣溫偏低(上圖藍色陰影區),降水則偏少(下圖褐色區),赤道西太平洋則恰巧相反。氣候模式預測未來一季赤道太平洋之溫度與降水的變化呈現和反聖嬰現象一致的特徵,據此推測反聖嬰至少將持續到今年秋天。

反聖嬰指的是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偏冷的現象,聖嬰現象則剛好相反。每個反聖嬰的生命史不盡相同,但大致肇始於春天,夏秋快速發展,冬天到達成熟,隔年春夏消退,整個生命史約1-2年,長達3年雖然罕見,但並非特例。從海洋觀測資料相對完整約1960年代開始,太平洋總共歷經了三次連續三年的反聖嬰,上一次發生在1998–2000年,更早之前則發生在1973–1975年,從過往的歷史資料推測,連續三年的反聖嬰在未來是有很大的機會再次發生。

研究顯示[1][2],反聖嬰年的夏天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會出現偏強,高壓下沉氣流不利颱風形成,因此,反聖嬰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數目常出現偏少現象。1998年的反聖嬰年,西北太平洋整年只發生16個颱風,今年到目前為止只出現11個,相較於氣候平均值約26個,都明顯偏少。

也由於副熱帶高壓偏強,台灣夏天氣溫常出現偏高,但冬天則轉為偏冷。原因是影響東亞冬季季風的西伯利亞高壓在反聖嬰年也出現轉強趨勢[3],有利寒潮發生。明顯的例子是2007−2008年反聖嬰年冬天的西伯利亞高壓異常強勁,2008年1月中國現大規模冰風暴 (同年2月份TIME雜誌以封面報導刊登災情);尾隨在後,台灣、澎湖從2月初到中旬發生連續寒潮[4],持續性低溫,凍死大量魚群,造成澎湖沿岸生態浩劫。但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反聖嬰對台灣寒潮爆發的影響越來越不明顯,有逐漸弱化的現象。

1998–2000年和2020–2022年都是連續三年的反聖嬰,雖然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都偏強,颱風數量也都偏少,但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發生水患,今年(2022)長江流域與華中卻出現高溫熱浪,降水偏少。這表示每個反聖嬰都有其不同的故事。此外,極端氣候也受其它氣候因子,例如,印度洋海溫或中緯度天氣系統等影響。另一方面,暖化對反聖嬰頻率與生命周期的影響至今尚無定論,這些疑問都仍待更多的科學研究得到答案。

參考文獻

[1] Chia, H. H., and C. F. Ropelewski (2002).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genesis loc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Journal of Climate, 15, 2934-2944.

[2] Hong, C. C.,et. al. (2015). "Tropical SST forcing on the anomalous WNP subtropical high during July–August 2010 and the record-high SST in the tropical Atlantic." Climate Dynamics, 45(3), 633-650.

[3].Hong, C. C., et. al. (2008). "Decad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and cold surge frequency in Taiwa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5(24).

[4] Hong, C. C., et. al. (2010). "Role of submonthly disturbance and 40–50 day ISO on the extreme rainfall event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Morakot (2009) in southern Taiwa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7(8).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