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議題背景:
今(2021)年12月23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探討美國康乃狄克州18所學院和大學COVID-19檢測、病例率和社交接觸(接觸數據來自手機)之間相關性。研究發現檢測較頻繁,病例率較多,但也比較能及早阻止感染繼續傳播。研究結論也提到校園並非封閉的群體,即使現在已有疫苗,學校仍應持續檢測COVID-19並且執行減緩感染傳播的策略。
研究文獻:
- Olivia Schultes, BA. et al. (2021) " COVID-19 Testing and Case Rates and Social Contact Among Residential College Students in Connecticut During the 2020-2021 Academic Year" JAMA Open Network.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40602)
(研究論文的連結將於12月23日晚上24:00開放。)
專家怎麼說?
2021年12月23日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講師級主治醫師 王信堯
此篇研究論文,提出大規模、持續檢驗對於COVID-19防疫上的可能益處。這篇研究蒐集18個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大學校園的資訊,每個校園有數百或上千個學生,範圍跟人口基數都相當可觀,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篇研究最值得大家關注的,是除了疫苗、隔離、藥物外,持續且大規模的檢驗是另一可阻斷COVID-19傳播的手法。
COVID-19正在教導檢驗醫學的新概念。無症狀的COVID-19病人佔全部病人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且病毒量一點也不低[1],而且比起有症狀的病人,較沒有危機意識。不巧,COVID-19又具有部分空氣傳染的特性。因此在全球的疫情下,大致很難以過去醫學教科書上寫的依症狀、接觸旅遊史來開立相關的檢驗。
因此,大規模、持續的抗原快篩,甚至是核酸檢測,可幫助提高後續確診工具的效能,是許多歐美國家及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依據各國疫情不同而採用。在先前的模擬研究中[2],也指出檢驗頻率可能是比檢驗本身效能更重要的因素。而在此篇研究中,作者使用真實世界的資料證實了此事。經過這波之後,COVID-19檢驗的趨勢是快速找到人群中的病毒,並加以精準圍堵。
此篇研究的幾個限制是,蒐集的資訊來自於大學自我通報,沒有監管覆核,因此可能會有遺漏。另外,此篇研究中並無蒐集學生及職員施打疫苗及先前感染的資訊。施打疫苗以及先前有感染都會改變群體免疫力,因此可能會影響其他防疫手法所帶來的益處。最重要的是此篇研究發生地點、氣候、文化、生活習慣、目標群體都與台灣的一般大眾不同,直接使用該研究結論前,仍應進一步評估。
參考資料:
[1] Yang, Qing., et al. (2021) "Just 2% of SARS-CoV-2− positive individuals carry 90% of the virus circulating in commun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21).
[2] Larremore, Daniel B., et al. (2021) "Test sensitivity is secondary to frequency and turnaround time for COVID-19 screening." Science advances, 7(1), eabd5393.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