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3月30日上午10:00舉辦記者會提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會中宣示台灣將在2050年將達到淨零排放,並提出下列階段性目標。

  1. 能源電力部門:預期至2050年,達到零碳電力,包含再生能源佔發電結構比超過60%、智慧電網佈建達100%。
  2. 運輸部門:預期2040年達到運具全面電動化。
  3. 建築部門:預期2050年100%新建築及超過85%既有建築為近零建築。
  4. 工業部門:預期2050年產業全面汰換設備、導入低碳製程。
  5. 負碳技術:預期2030年近入示範階段、2050年全面普及。

其中氫能預期2050年時在發電結構中佔9-12%;負碳技術預期在2050年時,每年可減少40.2百萬公噸二氧化碳,是過去談及能源規劃與淨零政策時,較少被討論的兩項技術。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短評台灣氫能與碳捕捉的技術現況。

資料來源:
  1. 2022/03/30,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全文)
專家怎麼說:
2022年3月31日
中央大學工學院能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暨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曾重仁 

國發會30日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規劃氫能發電佔9-12%,另外在非電力之工業製程,氫能亦將扮演關鍵角色,氫在未來能源應用佔比將達20%左右。12%之氫能發電佔比並不難達到,台電向美國奇異(GE)公司所採購,將裝置於興達與台中電廠的新燃氣複循環機組已可混燒50%的氫氣與天然氣,全氫的發電機組應可在未來幾年完成,所以主要需妥善規劃氫氣來源。目前氫之生產多由碳氫原料(例如甲烷)製造,過程會排碳(稱為灰氫),要應用於零碳排,須使用綠電電解水製氫(稱為綠氫),這也是多數國家採用的路徑。

台灣再生能源佔比低,即便到2050年,規劃也只能到發電的60-70%,並無法用來大量製綠氫,可見需由國外(例如澳洲)輸入。所以未來氫氣接收站、氫氣運輸、儲存,以及氫氣的分散利用技術是台灣需要加緊著力的地方。這中間也須注意相關的安全問題,氫氣在工業已經使用多年,只要遵循相關安全規範,並不會造成問題,就像每個家庭都會使用天然氣或瓦斯等可燃氣體一樣。

我樂見政府終於正視過去未重視的氫能在淨零排放之重要性,也期盼能盡速訂定氫能專法,擬定具體、務實、可行之執行策略,納入較多的參與單位,集結眾人之力,將氫能技術落實於台灣,協助達到淨零碳排之目標。

2022年3月31日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林育正

在這份報吿中有兩個部分和碳捕捉技術(CCUS)有關,一個是在能源部門提到火力發電加CCUS,一個是負碳。

火力發電加上碳捕捉是淨零碳排規劃當中佔比第二高的發電來源,其中火力發電包含燃煤及燃氣。由於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較易捕捉,因此每單位二氧化碳捕捉成本較燃氣低。另外就燃料本身的成本而言,台灣仰賴進口液化天然氣作為氣源,加上壓縮及運輸成本後,價格比燃煤高上許多。雖然燃氣發電的排碳量較燃煤少,但整體考慮下來,燃煤發電加上碳捕捉會是成本較低的選擇,目前捕捉燃煤發電排碳的成本約為65美元一公噸,目標為降至40美元一公噸。

但對碳捕捉來說更重要的是,捕捉下來碳如何儲存運用。已經有研究[1]分析指出台灣具有相當大的地質儲存空間,如何示範並說服民眾碳儲存的安全性會是最主要的挑戰。將二氧化碳轉換成化學品亦是選項之一,但化學品需求不足以滿足火力發電全部的碳排量,且化學品最後的去處必須「不是」排放到空氣中才能達到真正的淨零碳排。

在負碳技術部分,主要補足無法被減少的碳排規劃。負碳目前可由兩種方式達成,一是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另一種為生質燃料加上碳捕捉。從空氣中回收二氧化碳雖然技術上可行但成本相當高,約每公噸二氧化碳600美元,一年40.2百萬噸花費相當於250億美元。另一種負碳方法為藉由燃燒生質能源發電加上碳捕捉,除了間接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負碳之外,還可產生電力,此方法經濟上較為可行,亦為各國發展負碳技術重點之一。

[1] 黃鐘、楊明偉、莊宗諭等。(2017)。〈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工程概述及台西 盆地二氧化碳深部地質封存規劃簡介〉。《工程》。90 (2): 50-62。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