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2021年10月21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發布研究〈下一代總體預測顯示海洋生態系統將面臨更高的風險〉。這份研究比較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模型對比計畫(Fisheries and Marine Ecosystem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Fish-MIP)中的模型與CMIP6[1]與CMIP5的氣候模型,以了解氣候變遷未來將如何影響海洋生態。

研究發現與CMIP5相比,在CMIP6中由於暖化程度加強,特別是在高排放情境,全球平均海洋動物量下降幅度增加。但對區域的影響仍有不確定性。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研究文獻:

專家怎麼說?

2021年10月21日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永續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侯清賢

此篇論文主要說明Fish-MIP[2]結合新一代的氣候模型CMIP6進行全球海洋生態系變化的模擬結果,亦納入Fish-MIP結合CMIP5的模擬結果進行比較。藉此瞭解氣候變遷對未來的海洋生態系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並對不同氣候模式模擬結果的差異性,以及造成該差異的可能原因,提出一些看法。

根據CMIP6的模擬結果顯示,全球氣候變遷與暖化趨勢下,將對未來的海洋生態系持續造成影響,並導致海洋動物的生物量下降。然而,相較於CMIP5的模擬結果,CMIP6的模擬結果顯示,高碳排放情境下,以全球平均而言,海洋動物生物量將受到全球暖化趨勢的增強而減少。但CMIP6的模擬結果仍存在區域的不確定性,因為氣候變遷對於全球海洋漁業的影響程度,受到地理條件的差異、氣候變異程度不同、海洋生態系影響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響,故衝擊與影響程度的分布並不一致。

以臺灣為例,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為西北太平洋海域是海洋暖化的熱區之一,為全球增溫第三高的沿岸海域,氣候變遷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根據日本氣象廳的調查結果顯示,過去100年中,東中國海(East China Sea, ECS)至臺灣東北部海域的水溫增溫約2.7℃。1982-2001年間,臺灣周邊海域(119-123°E/21-26°N),水溫每十年會增溫0.56 ± 0.11 °C,高於全球海洋的整體升溫趨勢[3]。然而,此種現象亦造成臺灣的沿岸近海漁業中具有季節性洄游特性魚類的漁獲組成開始改變。例如,隨中國沿岸流(China Coastal. Current, CCC)自北方洄游至南部魚類的漁獲量逐漸減少,如烏魚。然而,隨黑潮(Kuroshio Current, KC)由南向北洄游的魚類,其漁獲比例則逐漸增加,並逐漸佔有主導之權。

參考文獻與註釋:

[1] CMIP是IPCC報告(關於IPCC請參考:IPCC AR6 科學資訊)中用來推估未來氣候的模擬工具,全名為跨國耦合氣候模式對比計畫(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CMIP6分別對應IPCC的第五次與第六次評估報告。

[2] Fish-MIP,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模型對比計畫(Fisheries and Marine Ecosystem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是跨部門影響模型對比計畫(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ISIMIP)的其中一部分。ISIMIP計畫是由德國波茲坦氣候研究所(PIK)與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在2013年發起,邀請國際上研究氣候建模的研究者加入的模型建立計畫,至今已邁入第三回合。研究目的在提供一個模型框架,對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行業部門,提供一致的空間尺度,預測氣候變遷的影響。Fish-MIP則是這個計畫下,對於漁業與海洋生態影響預估所使用的模型。

[3]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提供的數據,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在1982-2001年間平均增溫約攝氏0.31度。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