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固台灣雞蛋產銷與進口蛋流程 專家:台灣技術可全程冷鏈但需規範與指南

 

發稿時間:2023年9月21日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台灣近幾周因為進口雞蛋的議題引發眾多爭論,目前禽流感持續在國際上對蛋雞產業造成影響,比起過往主要是本土雞產的蛋,現在有更多機會買到進口蛋,但台灣相關規定、流程、產業鏈尚未有完善指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各國的環境與運輸條件不同,進口雞蛋的規定也因各國需求而有差異,從其他國家進口蛋到台灣,為了避免雞蛋變質需要考量許多條件,也應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標示,這些都需要有科學的論述和根據科學資訊為基礎,才能在未來持續改善進口蛋的過程,以及改善未來的相關規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蛋雞生產、動物科學技術的專家根據研究專業提供觀點,提供台灣公眾以及公部門討論進口蛋議題時,有更多元的科學證據,作為討論的基礎。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相關資訊,目前遠距離從國外進口雞蛋的過程有很多的因素,包含雞蛋產地、產地環境的溫度與濕度條件、運輸時間與距離、殺菌、洗選處理方式等,都會影響雞蛋進到台灣之後的保鮮時間和保存方式。對上述不同進口狀況的雞蛋,如何訂立不同的保鮮規定,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彥伯建議,自國外進口之生鮮殼蛋,應在生產國當地確實洗選以及油封保鮮之後,全程冷鏈至消費者或加工業者的手上,以維持鮮度與安全性,若可確實做到以上條件,則不需於國內重複再進行一次洗選。

陳彥伯表示,蛋的保存需要顧及鮮度下降,以及微生物(包括細菌與黴菌)進入造成腐敗的問題。陳彥伯說明,維持蛋新鮮度的首要方法是減少二氧化碳由蛋殼氣孔的逸散,因為二氧化碳從蛋殼氣孔逸散會導致蛋白的pH值上升,進一步使蛋白變得稀薄並產生異味。陳彥伯也說,冷藏儲存是另一個維持鮮度的必要方法,可減緩蛋存放的二氧化碳產生,進一步減緩蛋白的pH值上升和變質。

針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問雞蛋經過洗選與否會怎麼影響保鮮度,陳彥伯指出,未洗選的雞蛋,蛋殼表面會有一層天然的角質層可維持鮮度,經過洗選後角質層會被洗掉,因此洗選蛋會需要「油封」(oiling)的製程,使用油性物質,包括礦物油或蠟等,將洗淨且風乾後的蛋殼氣孔封住,減少二氧化碳逸散,而正常經過正確洗選過程的雞蛋,理論上表面應該已無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且整個蛋的表面生菌數應小於100,因此洗選蛋在正確洗選以及油封製程後,微生物進入的機會不高。

但陳彥伯提醒,若是洗選製程不確實,或後續的儲存條件不佳,如冷鏈中遇到反覆的環境溫度升降,仍有微生物進入的風險。陳彥伯解釋,雞蛋在環境溫度上升時表面會產生冷凝水,容易孳生黴菌,而溫度再次下降時,會造成雞蛋內部熱漲冷縮產生負壓,將蛋殼上含有微生物的水分,經由未包覆的氣孔,吸入蛋中,使微生物進入,後續沒有冷藏保存將會導致微生物在蛋內繁殖,造成腐敗或是致病的風險。陳彥伯補充,目前台灣技術上是可以達到全程都使用冷鏈的方式運輸和保存雞蛋,但過程應確實執行,且相關單位應提供適當規範與指南供業者依循。

台灣整體的蛋雞飼養、雞蛋產銷若不夠穩固,很容易受到單一事件例如禽流感或其他由生長環境(例如高溫)影響禽畜健康與產蛋量的衝擊的衝擊。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主任陳盈豪對此表示,維持禽畜健康與蛋雞產業永續發展的解決之道,首推雞蛋集貨中心。陳盈豪說明,雞蛋集貨中心的經營方式整合蛋農、蛋商、各地方政府農業部門與生產團體的行政系統,共同建立批發交易市場,過去已經應用在一些農畜產品。但陳盈豪指出,私部門發起的經營型態容易面臨專業不足、資金缺乏、欠缺信用力以及組織能力,然而若由大企業聯盟發起,建立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則讓小蛋農及消費者不放心,因為大公司最後可能掌握整個雞蛋市場,進而壟斷市場。陳盈豪認為,多元化經營者模式,應是自由經濟發展的選項,結合公部門的行政體系,將可以解決大企業壟斷市場的缺點,又能兼具建立蛋雞飼養戶與專業經營團隊。

陳盈豪指出集貨中心的制度可以達到的多個功能,其一是可以把蛋雞場原本年齡不同的雞隻混養的飼養方式,改為同一批同齡的雞隻,統一出了禽舍後才能徹底消毒而提高生物安全,有利於防疫。陳盈豪說明,此方式讓雞舍的蛋雞週齡相同,可以採食同期的飼料與統一的光照計畫,滿足其營養需求與刺激卵巢發育排卵,更可增加產蛋。其二是可以建立生產計畫,掌握蛋雞場飼養雞隻數量,也可以落實蛋箱清洗作業,解決塑膠蛋箱重複使用的防疫盲點。

陳盈豪補充,集貨中心還可統一處理蛋雞場雞糞的問題,大部分傳統蛋雞場的雞糞不經發酵處理直接晾曬,不但會占用大量的土地,還會產生刺鼻的惡臭、孳生蒼蠅及引來大批野鳥,不只對鄰近居民的環境生活品質影響甚大,更可能引起疾病的傳播。陳盈豪認為,目前台灣蛋雞農約有1700餘戶,多數屬小農,為免於蛋品市場被企業蠶食鯨吞,並兼顧蛋農永續經營,以行政系統支援型的經營模式最具有可行性。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