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引言:兩年前政府已開始「醫療影像專案計畫」,目前合作醫院的規劃先從脊椎、腦部、眼睛及心律不整等科目開始,透過即時模型運算,幾秒內就能自動判斷腫瘤的位置與大小,希望這項技術能縮短患者就醫時間,減少侵入式檢查,但這個技術真的那麼神?還是我們的想像其實過於美好?雖然AI醫療影像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也提醒我們不能過分期待「完全正確」。無論如何,AI醫療影像應用已然是趨勢,大眾都有可能會用到這項技術,讓我們一起先做好準備吧!

AI醫療影像應用開跑

隨著AI在醫學領域的創新嘗試日益成熟,全臺醫院也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智慧醫療的新世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醫療影像辨識上的應用。事實上,科技部自2017年10月開始便每年投入8000萬元來推動「醫療影像專案計畫」,聯合臺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和台北榮民總醫院(下稱榮總)結合AI技術,建置台灣首座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而榮總也規劃最快於今年(2019)第1、2季開設AI門診,以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AI門診目前先鎖定脊椎、腦部、眼睛及心律不整等科目,編譯目前資料庫已建置的46,450個案例之醫療影像(其中17,950個案例標註了疾病資訊),包括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腦轉移瘤、原發性腦瘤、聽神經瘤、肺癌等疾病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振造影(MRI)或X光等15項影像資料集,使這些數據成為符合AI訓練需求的樣本,並開發可自動分析醫療影像的演算法,加速判讀的一致性與精準度,該技術也能縮短患者就醫時間,並減少侵入式檢查,讓許多民眾受惠。

同時,榮總也從去年(2018)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合作,建立全球首套臨床AI腦瘤自動判讀系統-DeepMets,目前已正式進駐放射線部開始試用。DeepMets的資料庫是由榮總的放射線部、神經外科及放射腫瘤科醫師共同標注數百位病例取得,藉由近千個MRI影像中腦轉移瘤癌及聽神經瘤病灶位置判讀的學習,再不斷修正AI模型中的參數後,最終得以在臨床上試用。也就是說,當醫師使用「醫療影像擷取與傳輸系統」(PACS)判讀腦部MRI影像時,可直接點選按鈕,將影像傳送至DeepMets進行AI自動偵測。透過即時模型運算,幾秒內就能自動判斷腫瘤的位置與大小,並將結果立刻回傳給醫師,大幅縮短醫師人工判讀的時間。

相關新聞報導:

1. 中央社:<人工智慧輔助判讀醫療資料 榮總明年首開AI門診>,2018年12月26日。

2. 環球生技月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與台北榮總打造全球首套AI腫瘤臨床判讀系統>,2018年11月26日。

專家怎麼說?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張心怡眼科醫師,來向我們說明, AI醫學影像僅是在醫療決策中,加入了一項客觀參考依據。

2019年03月19日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張心怡眼科醫師

AI結合醫學的應用不勝枚舉,特別是一些存在客觀數據、又對病患的健康影響較大的運用,比如病理切片的辨識或影像診斷。其中,榮總醫院先選定脊椎、眼睛等部位來開設AI門診,可能是基於它們的變因不多,因此較容易控制參數條件,同時,這些科別會大大的影響病患生理功能,就像是脊椎受傷可能會癱瘓,對眼疾消極處置則會失明。

然而,即便如新聞所說,AI醫療有這麼多好處,病患還是需要了解,醫學本身是預測性,且存在不確定性,所以機器當然也會有不準確的時候。AI僅是在醫療決策中,加入一項客觀的參考依據,但「客觀」不代表一定「正確」。因此,病患知道自己接受了何種處方或處置,甚至主動參與醫療決策的想法很重要,如此一來,醫師才能充分評估對其施用AI機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醫師對AI也會有一些合理顧慮,比如當醫師在50歲和90歲的病患身上,診斷出同一種病症,我們通常會給予不同的建議處置,如果把差異甚大的「病症──處置」相關性餵進AI機器,會不會讓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的結果出現偏誤?這些問題需要排除,才能讓醫師更放心的將AI視為一個輔助醫療工作的選擇。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