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與聯合國環境署公布了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2019年進度報告(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本次2019年度進度報告是啟動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一年後,首次公布的進度報告。主要是揭露簽署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的企業或政府,做了哪些努力來實踐承諾。
本次報告指出,推動今年的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有兩個重要突破。首先,許多簽署方如企業、政府已積極推動各項具體行動,並加快速度和力道,有些較初步的行動是去除有問題包裝,更進階則有43個企業開始改變產品的包裝設計來提高回收率。除此之外,該報告也建立了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的量化指標,該指標可以衡量各簽署方在2025年前的各項工作進程,並呈現出簽署方為實現承諾所採取的行動(見圖一、圖二、圖四、圖五、圖六)。由於進度報告年度區間的原因,本次進度報告主要數據及資料皆統計至2018年。
指標一:消除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
在簽署方(政府、企業)的推動下,逐步消除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目前有60%的品牌商、零售商已經淘汰或有具體計畫淘汰圖一中的塑膠項目。目前各項塑膠或包裝類型消除率如下:
圖一 各項塑膠或包裝類型消除率
資料來源: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從上圖可見一次性吸管、餐具、塑膠袋等塑膠製品的消除率接近70%,PVC塑膠更高達79%。消除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不再只是口號,而是逐漸成為產業界的共識。許多企業已經展開具體行動,例如雀巢(Nestlé)承諾在2020年第一季前淘汰使用碳黑塑膠的膠囊咖啡,估計將能減少每年8,000噸使用量;達能集團(DANONE)承諾在2021年消除旗下所有的PVC塑膠包裝,估計這將能減少每年7,500噸使用量。皇家菲仕蘭康柏尼(FrieslandCampina)則替換了一次性塑膠吸管,共減少了1,250噸使用量;蘋果(Apple)則承諾在2025年前所有產品包裝上不使用塑膠。除了企業簽署者,已有11個簽署國頒布法令或財務相關的措施,鼓勵企業消除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例如在一次性塑膠袋上,包括英國政府在內的11個簽署國,實施一次性塑膠袋收費政策,預計可減少90%的使用量。智利政府則是直接禁用一次性塑膠袋,預計一年可以減少22億個塑膠袋。目前簽署方在消除有害或不必要塑膠包裝的目標程度如下圖,以下可見每個種類所有簽署方的承諾進度,下圖顯示聚氯乙烯是最多簽署方承諾消除的塑膠種類(已經消除與計畫消除的簽署方達80%):
圖二 消除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目標程度
資料來源: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由上圖可知,有些簽署方已經訂定了高度目標,減少有害或不必要塑膠包裝,但仍有些簽署方未擬定消除計畫,尚需更多努力。許多企業透過創新和綠色設計來汰除塑膠包裝;例如皇家阿霍德(Ahold Delhaize) 使用乾燥技術以保持水果和蔬菜的新鮮,便不再需要塑膠包裝,而達能集團則是推出了不帶外包裝的AQUA瓶裝水系列,透過設計將外包裝整合在水瓶上。對企業來說,消除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可以視為轉型機會,不僅能重新設計品牌,甚至改變整個商業模式[1]。
圖三 達能集團重新設計不帶外包裝的AQUA瓶裝水
資料來源:AQUA網站
指標二:從一次性使用到可重複使用
本次工作報告中有三分之一的簽署方,已積極實驗重複使用包裝的可能性,例如可口可樂在巴西投資2,500萬美元,研發可以重複使用的PET寶特瓶,並投資了4億美元在「回收再利用」的基礎設施上,希望在2030年將「可重複使用包裝率」從目前的20%提升到50%。政府簽署方則預計透過生產者責任立法以及推動公眾意識來加快進程,但截至目前為止,簽署方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包裝可重複使用,顯示仍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圖四 可重複性使用包裝比例
資料來源: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指標三:100%可以重複使用、回收或綠色設計
目前有60%的簽署方所生產或使用的塑膠包裝可以被重複使用或回收再利用,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按重量計算)塑膠包裝生產商,例如PET寶特瓶生產商。本次工作報告的百分比數據都經過評估方法驗證,證明這些塑膠包裝可以在真實環境中被大規模回收再利用和堆肥處理,而不僅是理論。因此,這些百分比數據無法與過去的評估比較,反而可以做為2025年實現100%可重複使用目標的評估基準。目前139個商品生產商、包裝生產商、零售商皆簽署承諾,並具體實踐塑膠包裝可回收或可堆肥的措施。例如雀巢包裝科學研究所(NestléInstitute of Packaging Sciences)已於2019年9月在瑞士成立,將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新包裝材料及解決方案。家樂福則是與U氏連鎖商場集團(Systeme U)、威立雅集團(Veolia Group)和旗下自有品牌產品供應商合作,共同尋求不可回收包裝的替代品,包括餅乾袋、三明治盒、薯條袋等等,預計2020年初推出替代包裝。
圖五 塑膠包裝可重複使用率
資料來源: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指標四:實踐塑膠包裝可重複使用、回收或堆肥
回收業者簽署方已承諾從現在到2025年,要增加4倍以上回收處理的能力,總計回收處理能量將從目前的80萬噸增加300萬噸,達到380萬噸。目前許多簽署方也積極投資基礎回收設施,提高全球回收能力。如包裝生產商ValGroup將大量投資旗下在巴西、墨西哥、西班牙的工廠,這些工廠每年將增加超過9萬噸的回收處理能量。石化生產商Indorama Ventures將投資15億美元中的一部分,來提高回收再利用率,於2019年開始在歐洲商業化生產100%rPET[2]顆粒,預計初期年產能達16,000噸。在回收技術上,許多簽署方也積極研究創新技術,如自動販賣機供應商Tomra,投資回收分選技術,使用Sharp Eye、雷射目標檢測(Laser Object Detection,LOD)技術提升分選分辨率、目標識別率。除了物理性回收外,石化生產商Indorama Ventures在2019年開始使用化學回收來生產PET樹脂,估計年產量為1萬噸。政府簽署方則積極與其他產業和相關利益關係人合作,英國推動塑膠公約(The UK Plastics Pact),2025年將可回收70%塑膠包裝。紐西蘭環境部在2019年7月宣布投資300萬紐元在基礎回收設施上,並提升PET塑料再製為100%rPET食品級塑膠包裝的技術能力。
指標五:塑膠跟資源消耗脫鉤
全球許多主要企業已經設定明確的目標,來減少塑膠原料使用,例如聯合利華(Unilever)和瑪氏(Mars)公司承諾在2025年,將包裝中的塑膠原料使用量,分別減少50%和25%。其中聯合利華將可減少超過100,000噸的塑膠包裝總量。除了減少塑膠原料增加回收塑料,許多簽署方也積極發展可重複使用、無包裝等技術,以降低塑膠使用量,透過源頭減量以及綠色設計等雙重策略,讓塑膠與資源消耗脫鉤。從下圖來看,包裝商品公司以及零售業簽署方在2025年的消費後回收量(Post-Consumer Recycled,PCR)有巨大成長,與目前簽屬方平均消費後回收量的4.4%相比,2025年的消費後回收量目標為22%,共成長五倍之多。
圖六 包裝中的消費後回收(PCR)含量
資料來源: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本次工作報告也預估,2025年全球簽署方對回收塑料需求將超過500萬噸,相較2018年增加360萬噸以上。這500萬噸的再生塑料可減少每年2,500萬桶石油開採,及8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減少170萬台行駛在路上的車輛。
圖七 預估2025年再生塑料可有效減少每年石油開採及溫室氣體排放
資料來源: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政府簽署方如英國政府,承諾將在2020年4月推動塑膠包裝稅,如果塑膠包裝使用的再生塑料比例未達30%,將課徵塑膠包裝稅。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政府則是規劃補貼制度,透過研究和創新項目幫助業者去化回收塑料,經費來源則是由垃圾掩埋和廢棄物焚化處理費補助。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在這份首度公布的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幾點看法。
- 塑膠在循環經濟中的動能強大:本次報告發現塑膠在循環經濟上有明確的進展。34個簽署國將在2020年前,至少禁止一個有害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類別;43個簽署國則積極研究塑膠再利用;除此之外,各簽署方也在報告中揭露塑膠綠色設計具體作法,如透過改變顏色、材料、重新設計包裝,提高塑膠可回收性。最後,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本次報告建立了基礎評估指標,可用來衡量未來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推動進度。
- 塑膠再循環以外的工作,需要更多努力: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相較於推動塑膠循環再利用,需要投入更大努力從源頭解決塑膠廢棄物和污染。目前減少塑膠廢棄物和污染的行動,主要工作只集中在禁止使用有問題的塑膠,例如PVC、ePS和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等。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認為,未來企業應該朝向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的創新,從源頭解決塑膠廢棄物和污染問題,如從一次性商業模式轉變為可重複使用的商業模式。
新塑膠經濟承諾進度應加快:雖然目前簽署方已在報告中有初步成果,但新塑膠經濟承諾仍需加快,並需啟動更大規模投資、創新和轉型計劃,以便在2025年前能產生更大規模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更多企業和政府應加入新塑膠經濟承諾,共同邁向新塑膠循環經濟。
註釋:
[1]例如由雀巢、聯合利華、寶僑等25家企業,與美國環保公司「TerraCycle」共同推動的服務,消費者可以在網路平台上訂購商品,這些商品不使用塑膠容器包裝,而是以金屬、玻璃容器包裝,使用完畢後再由業者回收空瓶重複再利用。資料來源請參考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網站。
[2]從回收的PET塑膠製成的PET再生粒料就稱為rPET。資料來源請參考Visy公司網站。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