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議題背景:
英國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團隊於2020年3月17日,在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線上發表研究,評估電子煙是否增加美國青少年的吸菸量。研究分析《全國青年菸草調查》(National Youth Tobacco Survey)78265名青少年(2014至2017年),比較青少年接觸電子煙與日後接觸傳統紙菸的關係。結果顯示優先接觸電子煙的青少年,會轉而使用傳統紙菸的比例不到1%,相對於優先嘗試燃燒型菸品或非燃燒型菸品者,成為吸菸者的可能性較小。
研究原文:
Lion Shahab1, Emma Beard1, Jamie Brown.(2020)Association of initial e-cigarette and other tobacco product use with subsequent cigarette smoking in adolescents: a cross-sectional, matched control study. Tobacco Control.
doi: 10.1136/tobaccocontrol-2019-055283
2020年05月28日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兼任助理教授 郭斐然
此研究雖然包含美國2014-2017年資料,但實際分析的個案是基於2014-2015約3萬8千名個案,其他年份是用於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的對照組,雖然有擴大族群的效果,其實是橫斷性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不能視為世代研究(cohort study),對於閘門效應無法有效評估。傾向評分匹配是一種收錄對照組的方法,利用已知的特質(例如年齡、性別),匹配相似的對照個案,以達到特質相似對照組的方法(例如年齡、性別的分布相似)。橫斷性研究只收集單一時間點的資料,雖然可以評估暴露的風險,但是無法推論因果關係,或是預測未來的趨勢。世代研究收集兩個時間點或以上的資料,能夠推論因果關係及未來趨勢。本研究由於是橫斷性研究,只能統計電子煙使用者中有多少吸菸者,比較接近「雙重使用者」的概念,而非閘門效應。閘門效應可能幾年以後才產生,本研究無法直接推論電子煙不具閘門效應。
雖然研究進行了多種比較,但只證明電子煙使用者比其他菸品使用者(如非燃燒菸品、非紙菸燃燒菸品),現行紙菸使用率較低,未能預測未來的趨勢。至於現行紙菸使用率較低的原因,可能是電子煙使用者不傾向使用紙菸。從表三的問卷分析可看出,在電子煙使用者中,只有3%的青少年在最好的朋友提供時會用紙菸,其他非燃燒品使用者為11.9%。這是最誘惑青少年菸品使用者吸菸的情形之一,電子煙使用者卻能抗拒,表示電子煙使用者比較排斥紙菸,這可以解釋本研究的大部分結果。
研究結論中提到,「Less than 1% of US adolescents who use e-cigarettes first were established cigarette smokers」,其中「first」可能誤導讀者:因為這是橫斷性研究,電子煙使用率與吸菸率是同時測量的,即使先使用電子煙再使用紙菸,也不是閘門效應的概念。其真實意義是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很少是紙菸確定使用者(終生>100支菸),電子煙使用者的紙菸使用量不大,或本研究沒有進行世代追蹤所致。
台灣也有學者使用時間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討論閘門效應,然而也遭遇研究方法的問題[1]。每個時間點納入研究的受試者有出有入(為符合青少年定義),並非同一世代,而前面世代的閘門效應,會被後面世代吸菸率下降而掩蓋(台灣青少年紙菸使用率在下降中[2]),故難以證明閘門效應之有無。
國外許多研究針對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顯示非吸菸者使用電子煙後,未來吸菸風險增加。2016年發表於兒科期刊(Pediatrics)的研究追蹤約300位青少年16個月,發現電子煙使用者有6.17倍風險未來會吸菸[3]。中國團隊亦於2016年統合分析6個研究,電子煙使用者在未來有2.21倍的吸菸風險[4]。2017年英國學者發表於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追蹤2836名青少年12個月,有4倍風險嘗試吸菸[5]。2017年美國醫學協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統合分析研究,收入約1萬7千名14到30歲的病人,顯示嘗試吸菸風險為3.5倍,過去30天有吸菸風險為4.28倍[6]。最近的研究包括今年刊登於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的統合分析,納入17個研究,非吸菸者使用電子煙,未來吸菸風險為4.59倍[7]。大型研究方面,今年刊登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使用菸草與健康人口評估研究(Population Assessment of Tobacco and Health Study, PATH)的資料,追蹤2013-2016年12-17歲的世代,於2019年調查,共7千多人,非吸菸者使用電子煙,一年成為經常吸菸者(每月≧20日)風險為5倍[8]。台灣也有學者研究此議題,追蹤2014年到2016年共約1萬3千名7年級和10年級的學生,無吸菸經驗的學生使用電子煙,未來吸菸風險為2.14倍[9]。
電子煙含有的有害物質不同於傳統紙菸,並不代表危害比較小。動物實驗證明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可以導致肺癌[10],流行病學證據亦顯示電子煙與急性心肌梗塞、氣喘、慢性肺病、癲癇相關[11],也與青少年憂鬱、心理疾病、甚至自殺相關[12]。2019至2020年美國電子煙相關肺傷害造成2千8百人住院,68人死亡[13],雖然可能與大麻添加物相關,但無法排除其他有害物質。近日發表的研究顯示追蹤六年後,電子煙與傳統紙菸、雙重使用者(同時使用電子煙與紙菸),罹患菸品相關疾病比例並未減少,顯示電子煙沒有減害的效果[14]。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一再強調電子煙沒有明確的戒菸效果,應避免菸商的誤導與宣傳[15]。
電子煙對青少年傷害尤為顯著,即使開放電子煙的國家也都禁止青少年使用,美國進一步將禁用年齡提高至21歲。電子煙的閘門效應是青少年菸害防制重要議題之一,國際共識支持閘門效應的存在,即使少數研究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有不同的結論,對禁止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政策沒有實質影響。
相關利益聲明:
本人無與此研究有關利益衝突
參考文獻
[1] Gao et al. “Are E-Cigarettes Reviving the Popularity of Conventional Smoking Among Taiwanese Male Adolescents? A Time-Trend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for 2004-2017” Tob Control. (2020);tobaccocontrol-2019-055310.
[2] 國民健康署,「108年台灣菸害防制年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台北,2020。
[3] Barrington-Trimis et al. “E-Cigarettes and Future Cigarette Use” Pediatrics (2016);138.1
[4] Zhong et al. “Electronic Cigarettes Use and Intention to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Never-Smok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Meta-Analysi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 13.5:465
[5] Conner et al. “Do electronic cigarettes increase cigarette smoking in UK adolescens? Evidence from a 12-month prospective study” Tob Control (2018);27:365–372
[6] Soneji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itial Use of e-Cigarettes and Subsequent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ediatr. (2017); 171.8:788-797
[7] Khouja et al. “Is e-cigarette use in non-smoking young adults associated with later smo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bacco Control. (2020) doi: 10.1136/tobaccocontrol-2019-055433
[8] Osibogun et al. “E-Cigarette Use and Regular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Youth: Population Assessment of Tobacco and Health Study (2013–2016)" Am J Prev Med (2020);58.5:657−665
[9] Chien et al.“Electronic Cigarette Use and Smoking Initiation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he First Prospective Study in Asia”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16.7:1145
[10] Tang et al. "Electronic-cigarette smoke induces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bladder urothelial hyperplasia in m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116.43: 21727-21731.
[11] 郭斐然,「電子煙危害與公共議題」,台灣醫界,2019;62:12-17。
[12] Lee et al. “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with Electronic and Conventional Cigarette Use in South Korean Adolescents” Substance Use & Misuse (2019);54.6:934-943. DOI: 10.1080/10826084.2018.1552301
[13] Outbreak of Lung Injur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E-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S.
[14] Flacco et al. ”Tobacco vs. electronic cigarettes: absence of harm reduction after six years of follow-up"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20);24.7:3923-3934 doi:10.26355/eurrev_202004_20859
[15]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19.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