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助理研究員徐健銘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下稱SMC)於2020年10月21日主辦「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並由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協辦。本場論壇基於SMC今年完成的「2020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調查」發現媒體分眾現象,及民眾查證資訊能力的差異影響其科學媒體識讀能力,邀請科學傳播及科普實務者、新聞查核單位及新聞實務工作者,討論媒體工具變遷下的科學媒體生態、查證和資訊素養,以及新聞工作者在實務上如何面對科學新聞的複雜處境。

 

 

論壇首先由科技部人文司司長林明仁和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泓仁致詞。林司長表示新興科技、偽科學、假新聞等議題已經成為政府、學界、非政府組織和事實查核組織的戰場,SMC即身處其中,長期致力於橋接專家和媒體,協助科學新聞查核和傳播,相信今日論壇可提供更多有關科學新聞真實面貌的討論。王院長則代表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感謝大眾的參與,並且肯認SMC及承接該中心籌備計畫的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在跨領域研究和知識轉譯上的成就,並且認為今日論壇也有助於推動這些工作。

論壇共分三場次,第一場次主題為「科學知識從哪來?——科普形態與內容的轉變」,由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主持,科學人雜誌資深編輯張孟媛、泛科學總編輯雷雅淇、科學傳播工作者廖英凱與談。劉館長以其在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經驗,表示科學傳播載具和內容都在改變,許多新的科學知識都來自於媒體,因此今日三位與談人能夠提供我們更多的討論基礎。劉館長在簡介場次主題後,由SMC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帶與會者一同透過快問快答的方式,思考今日論壇的幾個主題。例如科普是什麼?在場82%的與會者認為是科學教育,18%認為是科學新聞。科學資訊最應該具備的元素,73%與會者認為應要是簡單易讀的。而針對youtuber老高與小茉為何如此紅,最多(36%)與會者認為是老高口才很好。然而,科普是不是就是科學教育,好的科學資訊元素是否主要就是簡單易讀,而科學傳播與youtuber之間的關係為何,在場與談人和與會者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張孟媛首先從編輯職涯出發,帶與會者思考科學普及、科學傳播、科學教育、科學新聞的差異;其次則是談科普形態從紙本轉向網絡的過程中,包括創於1845年的《科學美國人》從報紙、周刊到月刊逐漸演變成科學家和科學家彼此溝通的平台,以及我國創刊已50年的《科學月刊》如何學習和摸索如何從紙本轉向網絡。對於網絡時代的來臨,她認為youtuber的確帶動大眾對於知識的興趣。但她也強調科學知識一直都是經過多層次的轉譯,背後有很多「人」想像和摸索的過程。因此,她認為科學傳播的內容或許是一種思考方式、一種生活風格。

雷雅淇也從傳播媒介變遷出發,表示2010年開始許多的網絡媒體誕生,泛科學也是誕生於此。而資訊在網絡上的好處就在於出刊速度非常快。她以泛科學在新冠疫情報導為例,表示新冠肺炎一開始是有很多不確定但卻需要大家關心的議題,如果要以紙本出刊,則需要的過程較多;以網絡報導則可以不斷更新資訊。此外,如今很多人是以影片、Instagram和Podcast接觸到泛科學,媒介越來越多。但她也發現許多談科學的臉書專頁或者youtuber都比泛科學有更多的使用者,科普社群的定義日漸模糊。而社群平台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當下,不同的社群平台對應到不同年齡,也限制了資訊如何傳播。因此她提醒人們應該思考資訊從哪來,以及背後的生態系,希望參與者更多元、也更在意這些事。

廖英凱則笑著從他一被邀請就無法不想到老高,問著與會者「我們加起來的點閱率都無法超過老高和下一個老高,該怎麼辦」,一開始就指出網路時代既是機遇也有挑戰。他簡介科學研究、科學素養、科學傳播的思維,都逐漸轉向重視公民參與科學的過程。他舉個人參與的6個相關案例,科普文章的效力甚至能夠成為立法者的決策參考、能夠使學術圈自清;也可以是重要科技政策的一部份,幫政府講人話傳遞科學新知和避免恐慌,更可以回應社會中的重要問題。他最後也提醒與會者,科普也可能成為行銷,留下媒體倫理和科學精神如何兼顧的問題給在場所有人。

與會者提問科學界是否能培養出一個像老高的網紅,以及如何傳播科學的問題,雷雅淇認為這表示的確有人能將科學講得有趣,也讓大家對科學有興趣,甚至因此來泛科學的網站查閱更多的資料。廖英凱也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是和老高競爭,而是在做不同方向的工作。但他也會從時事去引起閱聽人對議題的興趣。而張孟媛則認為問題若能好好被引導,人們就不會喪失對事物的好奇心。當提到科學是否應對政治表態,雷雅淇認為會先從科學下手,並從閱聽者的觀點來思考意義。廖英凱和張孟媛都認為科學真正表態的,是對「反科學」的作為和態度,而不是對政治家個人。

第二場次主題為「眼見不為憑——『查證』作為科學素養的第一步」,由SMC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主持,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Cofacts真的假的查核專案共同發起人李比鄰、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與談。本場次開始依然由陳璽尹帶與會者快問快答,其中有關科學謠言會帶來什麼影響?61%的人擔心會造成錯誤決策,只有16%的人擔心難以溝通和5%的人擔心家庭失和。而面對有疑慮的消息該怎麼做?79%的人選擇找網路上的相關訊息。然而本場次的講者帶著與會者再思考:人們是否能判定網路上的訊息真假,生產出科學謠言的訊息生態系所帶來的,是否只是個人決策問題,還是涵蓋群體的社會關係?

陳慧敏分享事實查核工作和科學知識間的關係。她先從查核與傳統新聞的共同與差異與開始,說明查核打假的技術、依據的方法學和規範。過程中,她指出查核不是查核單位的工作,而是仰賴閱聽眾回報,而查核報告最終也透過發佈到闢謠平台和大眾媒體上發揮更多影響力。她帶著與會者思考事實查核如何與整個訊息生態圈對話,並將科學謠言視為帶著科學家、專家和民眾對話並推廣科學知識的契機。而SMC也協助解讀報告、釐清是哪個環節出問題,然後再請科學家和醫學專家來幫助闢謠。

李比鄰則從Cofacts如何發想開始,談到雖然臺灣人因年齡而產生的媒體分眾問題,但大部份人都使用LINE作為訊息媒介,因此他們2016年選擇在LINE上發展協助闢謠的聊天機器人,以及背後的資料庫和網站。面對假訊息,他們的構想是建置一個完全開放透明的生態系,不僅公開網站資料,也開放原始碼、API和工具教學,並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編輯。每兩個月舉辦編輯小聚和在社群中推廣理念,成為彼此互助的生態系統。使用流程上,每個人都可以回應進入資料庫中的訊息,也可以選擇較好的訊息按讚。她認為我們沒有比較大的權力,也不是誰說了就對,希望資料可以盡量開放,讓讀者可以自由選擇,漸漸可以靠近資料中比較具可信度的對象。

劉致昕則從新聞採訪者的角度出發,認為李比鄰提出的生態概念很重要,而且新聞查核是公民社會成熟發展往前的刻度。他表示每個人都對假新聞有些想像但討論起來很難,因為每個人的資訊流和情況都不同,而查核的意義則是在於得到資訊後如何與他人溝通。他分享他調查假新聞的經驗,在2017年法國大選和2019年德國大選的調查中,提供資訊的人並不覺得自己在生產假新聞,而是建立替代的新聞傳遞方式來為己發聲,被社會排除的移民和年輕人在此尋求認同。而在印尼的調查中,一方面則看見事實查核在這個社會中所受到的威脅,另外一方面也看見生產假新聞者為何選擇使用這種方式來發聲。

 

 

與會者接著提出查核內容和方法,如何回應讀者將事實、評論和立場混淆,以及怎麼選擇專家等問題。陳慧敏從實務經驗上分享事實查核的開放和更正機制,如何接受回應並提出專家為何適任的作法,也說明事實查核報告只能針對硬事實的侷限。但她也說明事實釐清機制,表示查核工作不僅止於查核,也將問題帶回脈絡並提供媒體識讀能力。李比鄰則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查核的公開機制,如果覺得事實查核不夠好,可以加入一起查核。她認為如果彼此提出見解,讓社會變得更好,世界的確會改變。劉致昕也回顧自己的調查經驗和觀察,表示現在大家都重視假新聞,我們必須去看彼此的出發點,才能討論這些議題。

第三場次主題「記者的第一現場——科學新聞的複雜處境」為綜合討論場次,由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林照真主持,商業周刊主筆暨科技組召集人蔡靚萱、公共電視記者林靜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陳憶寧與談。開始前的小問題顯示與會者對科學新聞最在意的,是讓大眾瞭解科學的最新研究和技術(35%)、媒體在科學新聞上扮演的最重要角色是轉譯科學(36%)。因此林照真馬上邀請三位與談人回應是否能同時快速報導並轉譯。

林靜梅認為被報導的科學新聞一定要有特色,而且報導要的是民眾能聽得懂的重點。媒體認知的「最新」研究往往來自收到的採訪通知,但要寫好當然仰賴記者的素養。而陳憶寧則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指出許多科學家對記者有些浪漫的想像和期待需要被修正。蔡靚萱也從自己由科學轉向媒體後,她理解專家想要的精確性,但也同理記者在意的重點,以及轉譯新聞對社會和商業的重要性。因此她想像媒體報導像是拍一部商業片,為了顧及所有的觀眾,有時需要減少一些細節。但以她報導太空商機為例,也嘗試將過去只有科學媒體關心的事務,拉到大眾的視野中。

林照真進一步提問與談人,是否同意新聞中的科學內容是否需要由專家再確認。陳憶寧表示如果她還在科學界的話就會說要,但如今她認為不要,因為記者很難有時間,也希望專家能多理解科學傳播的過程。林靜梅則表示她會給專家確認,一方面避免事後糾紛,另一方面的確也有專家幫忙指出錯誤。但蔡靚萱則表示一般不會給受訪者看,最多就是直接引用的部份。但她也同意,認為科學新聞的確需要有專家幫忙審訂。陳璽尹則分享SMC會將記者的問題修飾為專家能理解問題,也將專家的回答調整成記者能理解和報導的形式,認為應當承認專家願意參與的功勞。

 

 

最後在轉譯上,蔡靚萱提到轉譯能帶來很實際的利益,例如台灣人對半導體製程的理解可能是全球之冠,這跟新聞有關。但她也強調科學家會談科學價值,但可能不那麼熟悉商業價值。林靜梅則分享她參與人工智慧人臉辨識的可解釋性之科學記者會,科學家用球王費德勒的照片來說明人臉辨識,她就馬上能懂。尤其她所處的媒體是電視,要讓民眾馬上就懂。她也會提前到會場先詢問專家問題、尋求理解。她認為專家和媒體對轉譯都很重要。而陳憶寧則以與會者所提出的動物園為例,科學很需要轉譯,而不同的刊物所需要轉譯科學的程度不同,對科學家的期待也不同。在綜合討論場次,初步討論了雖然科學家與記者的觀點與立場不同,在產製科學新聞上,有機會應更積極合作與互相理解,未來仍有賴科學家、媒體與橋接者一同努力促成更好的溝通機制。

張孟媛:科普形態與內容的轉變

李比鄰:科學新聞感知論壇

陳慧敏:科學與事實查核

※「簡報檔案僅供參考、交流討論,請勿擷取圖片於他用」

【精華版】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 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

【完整版】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 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