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SMC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標籤 : 林毓傑Page 3

「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傳播COVID-19?」專家意見

近期有許多討論口罩降解會產生懸浮空氣中的塑膠微粒,且這些產生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傳播新冠病毒。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出相關研究並邀請空氣污染採樣與環境流行病學的專家,提供對此議題的專業看法。說明目前仍無直接證據可證實,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作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以避免民眾過度解讀或擔憂,而這些擔憂主要是過度連結與強調以下兩篇文獻資料的結論。
閱讀更多

維生素D與糖尿病風險的最新研究 新聞稿

今(2023)年2月7日台北時間早上六點,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前期」的成人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與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發生糖尿病的相對風險降低約15%。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糖尿病臨床與研究領域的專家解析,專家們指出研究使用的是高劑量維生素D,不適用於一般人,且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能增加高血鈣、高血尿或腎結石的風險。
閱讀更多

「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糖尿病前期成人的糖尿病風險」專家意見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
閱讀更多

「老年人大腦較易受負面情緒事件而改變」專家意見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
閱讀更多

COVID-19疫情對癌症預防與治療的影響

即使在疫情期間,癌症仍是大多數國家最主要的死因。預防是防治癌症的首要工作,減少危險因子的暴露將可避免癌症發生;透過早期發現癌症,可讓癌症更容易被治癒,並且無須花費龐大的醫療費用。然而,疫情迫使眾多城市實施封鎖政策,民眾亦擔心感染,讓醫院和衛生單位減少癌症篩檢服務,這將引起更高的癌症死亡率。
閱讀更多

全球禽流感疫情對台灣產業的衝擊

野鳥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天然宿主,候鳥的遷徙使疫情快速擴散,而台灣正好位於候鳥東亞澳遷移路線的下游,於2022年9月日韓兩國均有禽場爆發禽流感疫情,病毒沿著候鳥遷徙路線從歐洲一路傳進亞洲和非洲,候鳥遷徙會途經日韓兩國再來到台灣,這個過程提高禽流感病毒帶至台灣的風險。加上台灣禽場密度高,周圍多鄰近水鳥棲息的濕地環境,而且水禽場多屬於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空間,使得野鳥容易將禽流感病毒傳入禽場內感染家禽,造成疫情爆發。
閱讀更多

「2022年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的疫情與防範」專家意見

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已擴及到台灣,台灣多縣市的養畜場及野鳥排遺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病毒。H5N1疫情嚴峻,台灣是否能有效防堵國內疫情擴散,有賴政府實際執行的防疫策略與監測方針,透過台灣學者的看法與討論,提供決策者與民眾更多具參考價值的科學資訊與實證建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