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應 食品安全 2021-04-14食品級氣體之專家意見食品級氣體與工業用氣體的差別是什麼?使用非食品級的氣體充填於食品包裝中,可能有哪些疑慮?在食品中添加氣體又會有什麼可能的影響?對此,專家說明如下:閱讀更多
其他 科學資訊 2021-04-13藻礁生態溝通平台公開資料截至2021年4月14日,SMC團隊根據目前手邊收集到的研究與調查報告,整理此份文件。可能有更合適、更多的研究資料尚待整理,歡迎各界持續補充並釐清科學資訊。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1-03-31譜出「智識」與「人文」的協奏曲──新媒體發展下之「記者」遇上「科學家」提及科學傳播,論者多強調,欲使科學和科技的進展有益於社會,端賴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運用媒體的多元化管道去傳遞科學資訊到人類社群,是傳達和普及科學知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當「記者」遇上「科學家」,雙方需共同合作,將科學知識或科技創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妥適地「轉譯」或轉化予社會一般大眾瞭解。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2021-03-302021年臺灣水庫缺水可能原因與調度機制專家意見臺灣近期因各縣市都面臨水庫缺水的挑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提供解釋,並提供目前臺灣應對缺水挑戰的可能策略。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1-03-26論壇:記者的第一現場——科學新聞的複雜處境社群平台是民眾從網路獲取新聞的重要管道,但當你打開Facebook、Line或IG,滑過動態與分享時,你會為了什麼新聞停下?又會分享哪些新聞到自己的頁面?科學新聞會是你的選擇嗎?或許對於科學很感興趣的讀者,答案會是「是」,但更多時候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閱讀更多
智慧機械 科學文章 2021-03-25「單腳跳離高壓電可避免觸電?」網傳影片解析除了高壓電的電壓,實際狀況下還有許多會影響觸電的條件,專業人士也必須有全套防護設備才能接近高壓電,一般民眾最好不要為了嘗試影片中的做法而貿然接近易觸電的環境。電對人體的傷害,其實不一定與電壓有直接關係,而必須視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通過人體部位及時間而定。閱讀更多
SMC 活動 新聞稿 記者會 2021-03-24【會後新聞稿】新冠疫苗不良事件與變種病毒專家記者會SMC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日召開記者會,在台灣疫苗開打之際,針對疫苗不良反應事件與變種變毒,特別邀請三位疫情中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提供專業解析,來為公眾澄清疫苗種種迷思。閱讀更多
生物醫療 科學資訊 2021-03-19【研究摘要】從前期原腸化到晚期器官生成的子宮外小鼠胚胎發育以色列團隊預計發布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可以在子宮外培養著床後小鼠胚胎的技術平台,從胚胎的腔腸化(gastrulation)時期培養到後肢形成的時期,以利研究哺乳類的胚胎在子宮著床後的發育過程。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1-03-17「2021年是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究的關鍵時間點」之專家意見2020年12月22日,「自然」《Nature》期刊提到「阿茲海默症藥物來到了關鍵時刻」,由美國製藥大廠百健(Biogen)生產的一種藥物「Aducanumab」,能否通過美國FDA審查仍未知。 但究竟「Aducanumab」這款藥物會特別受到青睞的原因為何?是否有其他藥物研發方向也值得關注?「Aducanumab」的研發對阿茲海默症而言代表什麼意義呢?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