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
「憂鬱症的反芻性思考與腦部自我相關反應的關聯」專家意見
憂鬱症病人的腦部和正常人有差異,這個腦科學證據可提醒大家不要跟有憂鬱症的朋友講說你就不要亂想就好了,你就看開點就好了,因為這時候他其實腦部已經發生變化,沒有辦法直接終止或暫停這些負面想法,也許我們做的就是陪伴,以及鼓勵他就醫接受治療。大眾可以透過腦波與施測之心理評估任務,了解憂鬱症是一種腦功能異常的疾病。透過此面向所呈現對憂鬱症的理解,可著力於在治療憂鬱症上或自我概念失調層面,包括可能改變自我概念之藥物與非藥物療法。
閱讀更多「澳洲施打疫苗對Delta病毒的直接保護力和群體保護力」專家意見
今(2021)年9月6日《澳大利亞醫學雜誌》(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公開研究論文,使用數學模型探討澳洲2019年疫苗種類、接種年齡、覆蓋率等,對疫情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發現若平均每個病人可傳染的人數高於5,澳洲現今的疫苗施打策略無法達成集體免疫,除非納入五歲以上的兒童族群後將覆蓋率提高至85%。
閱讀更多「Delta免疫逃逸與突破性感染研究」專家意見
在2021年9月6日台灣時間晚上11:00,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標題:「SARS-CoV-2 B.1.617.2 Delta variant replication and immune evasion」,由英國劍橋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古普塔(Ravindra [...]
閱讀更多「以色列兒童感染不同新冠變種病毒的傳播狀況」專家意見
今年年初以色列的感染人數增加,被普遍誤以為是delta病毒株所致,但此篇研究告訴我們,可能有不同的變異株同時在流行,或因為防疫政策鬆綁與人類行為模式改變。也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可供年幼兒童施打的COVID-19疫苗。
閱讀更多「Delta變種病毒與疫苗有效性」《自然》(Nature)期刊文章整理與摘譯
Delta變種病毒已經快速地成為全球許多國家最主要傳播的COVID-19病毒株,過去幾周,許多研究已經能更清楚解釋Delta變種病毒,究竟和它的類似病毒有哪些不同,以及它廣泛傳播的機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並摘譯五篇《自然》(Nature)期刊探討Delta變種病毒與疫苗效力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南非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C.1.2」專家意見
今(2021)年8月24日,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以及南非開普敦醫學研究委員會(SAMRC)的抗體免疫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台發表一篇研究報告,分析一株在南非與其他七個國家傳播的COVID-19變種病毒「C.1.2」。
閱讀更多「高風險過敏族群在施打BNT疫苗的過敏研究」專家意見
研究調查高過敏族群在施打BNT新冠疫苗後產生的過敏或嚴重過敏狀況,希望能透過這項研究成果讓大多數的過敏患者接種後有更安全的配套觀察措施,以利擴大COVID-19的群體免疫數。
閱讀更多「COVID-19居家快篩的效果評估」專家意見
此研究縱向比較了新冠病毒的居家快篩(Direct Antigen Rapid Test)與qRT-PCR之間的敏感度與特異性,以及不同時間點檢測的有效性,了解居家抗原快篩是否能有效快速識別感染者並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
閱讀更多「大學可以如何讓今年秋季開學更安全?」美國與英國專家意見文章摘要
大學即將開學,將再度考驗高等教育機構面臨COVID-19帶來的挑戰時,如何規劃安全的營運計畫。大學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讓秋季重新開學時的校園更加安全?在此篇文章中,作者認為有五個關鍵的因素需要考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