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活動 新聞稿 記者會 2020-10-21【2020年科學媒體素養民調記者會】民眾願主動查證 可強化科學媒體識讀能力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2020)年完成民調,以了解民眾的科學媒體識讀能力,與民眾獲取科學資訊和即時新聞管道的關聯性。調查發現會主動查證、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傾向獲得較高的媒體識讀分數;若主要使用電視獲取科學資訊的民眾,則傾向獲得較低的分數。閱讀更多
環境 科學文章 2020-10-14生物可分解塑膠要分解,最後的一哩路全世界的塑膠製品每年已超過3億噸以上,同時也在地球的土壤、河川與海洋環境造成無數的污染。綜觀上百年的塑膠發展歷史,似乎人們會以為科學家在剛開始發明塑膠時,即是要製造一個人造的、很難被自然分解回收的化合物。而事實上,早期科學家在製造塑膠製品時,常常是使用自然界可以循環供應的原料。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食品安全 2020-10-12從雞隻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看冠狀病毒的變異性在所有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中,雞的冠狀病毒是最早被發現的,所以此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原型(prototype)。一開始,冠狀病毒引起雞隻的病症為傳染性支氣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因此獸醫學界稱此病為IB。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資訊 2020-10-08「森林大火為什麼會導致天空變成橘紅色?」專家QA2020年8月中旬開始,美國加州提早進入野火季,在相關新聞中,又以9月9日舊金山灣區天空,因加州境內不斷有野火團持續燃燒,呈現宛如末日的橘紅色,最受到民眾的關注,且在網路上不斷轉傳照片。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森林大火導致天空變成橘紅色的原因。閱讀更多
SMC 活動 新聞稿 記者會 2020-10-062020諾貝爾生醫獎 線上解析記者會後新聞稿2020諾貝爾生醫獎於10月5日台灣時間下午揭曉。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生醫領域專業學者:陽明大學生科研究所退休教授周成功、長庚大學生醫系客座教授羅時成,與中興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林赫,三位專家解析與評論本次獲獎的研究。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0-05「AI可以解夢」之專家意見美國的貝爾實驗室(Nokia Bell Labs)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的AI演算法,可以自動把超過24,000 份夢境報告的敘述,拆解成段落、句子和單詞,並找出單詞之間的關聯和語法規則,分析夢境和現實生活的連結。但是,究竟AI為什麼可以分析夢境?真的如新聞所說,可以藉此「判斷」夢境「異常」與否,或幫助我們發現心理健康的問題嗎?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2020-09-30防曬乳對珊瑚白化影響專家意見2020年研究人員在臺灣週邊海域,皆觀測到大規模珊瑚白化情況。然而對於造成珊瑚大規模白化的原因,仍有許多討論,除了美國國家海洋暨太氣總署(NOAA)因為臺灣周圍海域長期維持高溫,而提出珊瑚白化警告;防曬乳是否也是導致珊瑚大量白化的原因,成為公眾討論的另一熱點。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空氣污染 2020-09-30車內有苯流言專家意見流言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準為毫克。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苯”。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 60 ℉ ( 15.5 ℃ ),“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