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04-20「自駕車受騙上當和辨識盲點」之專家回應目前全球許多地方已部署了全自動和半自動汽車,臺灣第一個可營運自駕車也預計今年用於彰化鹿港天后宮與彰濱觀光工廠之間接駁。但是自駕車上路前,有些困難仍待突破,例如今年1月至3月新聞報導關於自駕車辨識的問題。新聞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貼紙遮擋交通號誌、使用無人機投射幻影等,會讓自駕車辨識錯誤,而產生駕駛安全的疑慮。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食品安全 2020-04-20高病原性禽流感之專家意見由於臺灣禽場密集,常處於高度緊迫的環境,倘若未注意相應的生物安全,極易發生禽流感疫情。對此,專家針對高病原性禽流感的環境因素回應如下。閱讀更多
科學資訊 能源 2020-04-16離岸風電:地質篇──專家QA隨著政策推進,離岸風電的技術和產業,皆是臺灣極力發展的重點,即便離岸風電技術在歐洲已發展成熟,但臺灣的自然環境、生態、地質與歐洲迥然不同,臺灣目前才剛踏出發展技術關鍵的第一步「完成第一座示範風場的建置」。我們邀請專家陸續由風場評估、地質、生態、面對災害的風險等面向,說明相關問題。閱讀更多
科學資訊 能源 2020-04-14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新世代太陽能電池」?隨著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民眾也越來越有機會在生活周遭看見太陽能電池,也就是俗稱的太陽能板,屋頂、不利耕作農地、水庫等等,都是現有太陽能發電的案例。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食品安全 2020-04-13農藥對蜜蜂生態的衝擊與蜂蜜藥物殘留之專家意見新尼古丁類農藥在被植物吸收後,會污染根、莖、葉、花,乃至花粉與花蜜,當蜜蜂在採蜜與授粉時,會暴露於新尼古丁類農藥下。新尼古丁類農藥對於蜜蜂有高度風險,對此,專家針對蜂蜜中可能殘留抗生素或是農藥的起因回應如下。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食品安全 2020-04-08臺灣養蜂產業現況與面臨問題之專家意見每年的這個時期(3-4月)是龍眼花的花期,也是臺灣龍眼蜜的主要產季,使得民眾對於蜂蜜的食安問題越趨重視。對此,專家針對臺灣養蜂產業的現況與面臨的問題回應如下。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03-31「AI分析大數據可準確預測疫情」之專家回應新聞指出,利用人工智慧分析大數據,可以同時收集官方以及非官方來源的資訊,分析與疾病相關的詞彙,比政府單位更快發現疫情。此外也可事先預測疾病蔓延的地點,甚至可以排名城市疫情危險的係數。閱讀更多
生物醫療 科學資訊 2020-03-30【研究摘要】冠狀病毒在非生物性表面存活時間(無SARS-CoV2)人類冠狀病毒在非生物性物質表面(金屬、玻璃或塑膠)上,最多可停留9天仍具傳染力,若經62-71%乙醇或0.1%次氯酸鈉處理則可在1分鐘內顯著降低病毒活性。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0-03-26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八)變與不變的科學事實2017年9月18日,一場說明人類現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預估的減碳路徑相當一致的記者會,讓英國SMC再次站上風尖浪口,甚至被科學家質疑為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奉上素材。英國SMC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卻提醒要破壞公眾對科學的信任,「最快的方法就是科學家開始低調處理可能被誤用的研究成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