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5-06-30「得知來源是AI,人對AI同理心的評價會降低」專家意見6月30日晚間23:00公開在國際期刊《自然人類行為》的最新研究發現,即使AI生成的回覆內容,被人評價為「有同理心」,但當人們相信或認為自己得到的回應來自AI時,對回應的同理心評價會下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AI與心理的專家解析,我們應如何看待研究結果,以及如何謹慎的在日常陪伴或心理支持時使用 AI。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3-03-23「研究:喪偶對不同性別老年人死亡率與照護的影響」專家意見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組的魯迪.威斯登多爾普(Rudi G. J. Westendorp)教授團隊作的研究,發現喪偶之痛對不同性別老年人死亡率與照護的影響不同。這份研究發現比起沒有喪偶的人,喪偶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喪偶後的醫療支出,其中又以男性比女性更顯著,喪偶的男性持續六年內死亡率與醫療支出都高於喪偶的女性。台灣有這樣的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作為照護喪偶長輩的參考嗎?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1-10-13「腕動儀量測睡眠數據與精神診斷的關聯」專家意見這份研究是分析資料庫當中睡眠資料與過去住院紀錄,並無法說明睡眠干擾與精神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當中呈現的相關睡眠特徵可能是精神疾患發病前即有的危險因子,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症狀或影響,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如壓力、生活型態)導致的共通結果,在這個研究當中是無法釐清的。不過還是為睡眠測量的臨床用途開啟了另一扇窗,更支持睡眠質量與精神狀態的高度關聯。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