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登革熱感染與日本腦炎疫苗可對抗茲卡病毒」專家意見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研究團隊,今(24日)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發表最新研究。專家認為,根據本篇的研究結果,未來在評估登革疫苗的合適性時,可同時評估對於茲卡病毒是否也有好的保護力,對於未來疫苗接種策略能做合適建議。
閱讀更多

全球禽流感疫情對台灣產業的衝擊

野鳥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天然宿主,候鳥的遷徙使疫情快速擴散,而台灣正好位於候鳥東亞澳遷移路線的下游,於2022年9月日韓兩國均有禽場爆發禽流感疫情,病毒沿著候鳥遷徙路線從歐洲一路傳進亞洲和非洲,候鳥遷徙會途經日韓兩國再來到台灣,這個過程提高禽流感病毒帶至台灣的風險。加上台灣禽場密度高,周圍多鄰近水鳥棲息的濕地環境,而且水禽場多屬於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空間,使得野鳥容易將禽流感病毒傳入禽場內感染家禽,造成疫情爆發。
閱讀更多

「2022年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的疫情與防範」專家意見

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已擴及到台灣,台灣多縣市的養畜場及野鳥排遺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病毒。H5N1疫情嚴峻,台灣是否能有效防堵國內疫情擴散,有賴政府實際執行的防疫策略與監測方針,透過台灣學者的看法與討論,提供決策者與民眾更多具參考價值的科學資訊與實證建議。
閱讀更多

mRNA疫苗與免疫治療攻克癌症的現況與未來策略

mRNA技術在新冠疫苗的成功算是意外插曲,原先的戰場其實是在癌症疫苗。莫德納與輝瑞兩家公司一開始是從癌症疫苗開始研發,因為投入新冠疫苗研發讓mRNA技術快速成熟,現正以「重新崛起」之勢,吹向癌症治療領域。目前各種癌症疫苗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根據目前資料,全球共超過20個mRNA技術瞄準免疫治療,約有11件在臨床試驗階段,例如:莫德納的mRNA-4157、BNT111在黑色素瘤已進入臨床二期,以及CureVac在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等。
閱讀更多

「研究:打疫苗可降低Omicron的傳播風險」解析

近日有新聞報導引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篇研究。報導中雖有部分數據引用有誤,但仍忠實呈現該研究的核心重點:第三劑疫苗在對抗Omicron疫情的重要性。為釐清該研究在比較打完疫苗後,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量,與傳播風險的下降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釐清與解析此篇研究的重要數據。
閱讀更多

COVID-19 藥物(持續更新)

本篇介紹以抗病毒藥物為主,其他的治療方式還有包括:單株抗體(tocilizumab, baricitinib)、類固醇(dexamethasone)和合併等治療,都會依據患者症狀的輕重程度,以及是否有用呼吸器等狀況,作為使用不同治療方式的評估。至於,持續變異的變種病毒是不是會產生抗藥性?經各國緊急使用授權的藥物,能否有效抑制Omicron等變種病毒?也將整理相關的研究報告,其中也包括尚未經同儕評審的預印本,讓民眾得以了解藥物在對抗COVID-19戰役中的角色。
閱讀更多

COVAX年終體檢:如何駕馭市場機制?

在新冠疫苗問世近一年後,恰是時候檢視COVAX的表現並思考其帶來的啟發。當前多數的資源與權力仍在國家政府手上,因此除了世衛組織等跨國機構外,各國執政者是否有政治意願實現自己的捐助承諾、或與各自國內疫苗生產商談判與施壓,不只會決定COVAX能否在下一個年度「轉虧為盈」與成功影響全球防疫成果,更是對全球社群道德責任的檢視。
閱讀更多

「癌友施打疫苗與感染COVID-19研究」專家意見

癌友還是需要注意,打完兩劑疫苗的免疫力可能沒有一般人來得好,血癌患者的免疫力又比固態腫瘤患者來得差。另外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雖然八成的癌友能對原始病毒株產生中和性抗體,但對突變株的抗體濃度卻大幅下降。因此,癌友們仍需注意落實防疫措施以盡量避免感染;未來若有追加劑,應優先讓癌友接種以提高保護力。
閱讀更多